新世代觀點:關於台北市長選舉─幾個名詞

2014-09-28 08:58

? 人氣

許多曾實際參與或第一手觀察台北市(或其他都會區)選舉運作者,往往因此憑經驗認為民進黨支持群眾偏向「經社地位的兩端」,而這種印象在台北又會因為律師醫師等專業團體、社區營造組織或台大外顯的政治風氣,而更為強化。誠然,民進黨確實在首都人口大多數的小白領階層較為弱勢,不過新近的選舉研究更精確地指出,民進黨支持度一般來說,有「在高所得地區與所得成正比,在低所得地區與所得呈反比」的現象,而這現象則當然於在相同族群比例下,國民黨對於低所得地區的「體制」(如軍公教、農漁會等),有更強的社會控制力。

二、族群:認為共享相同祖先、血緣或文化等要素而形成的人類群體

對於解嚴後接受國民教育的人來說,「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這句話朗朗上口,「多元族群國家」的理想也被寫進憲法增修條文裡。然而,由於「外省籍」是國民黨透過籍貫制度與恩庇侍從體系,從中國不同地區民眾所建構,而傳統文化的中原想望與對「漢民族」純粹性的假設,卻又讓統獨兩端一度都相信中國歷史裡的「土斷制」是族群「問題」的出路。因此這個國家的「多元族群」姿態,實質內容卻是將多元族群與多黨政治的組合組合視為禁忌。

所以,長期以來被視為影響台灣選民投票行為重要因子的省籍,在1992年戶籍法修法廢除「籍貫」登記後,便慢慢地被許多研究以缺乏最新資料為由,有意無意地淡化忽略。有趣的是在許多都會區(當然,特別是在選民經社條件同質性與族群異質性皆偏高的台北市),忽略了族群變項後,其他所有經社因子與政黨得票的相關係數都非常低。僅管二十年沒有辦法更新數據,台北市的選舉研究仍顯示台北市是一個族群大致呈西北-東南向對峙的割裂城市。這樣的空間關係可說沿襲自日治時期(即,外省人替代了日治都市發展裡的日人聚落),而這種種沿襲自歷史地圖的政治版塊其實也並非台灣獨有:波蘭的選舉地圖便著名地呈現當年普魯士、俄羅斯與奧地利瓜分波蘭的方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必須要先釐清的,是大多數人都會「否認」族群是投票行為最主要的原因,甚至有許多人會因為被「歸類」而惱怒,但現象當然不能只用「剛好」來解釋。否則不會有如在投開票作業向來固定的士林區陽明里,「剛好」是新園街前陽明山管理局眷區與「剛好」主要是山仔后早期聚落的投開票所,藍綠差距竟可在一個里內,拉開到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同一族群本來就容易有較相近的文化,而文化背景既然是政治選擇的重要成份,族群「考量」自然就會被隱沒了。

另外一個該有的認知,則是族群影響政黨偏好,但族群可不是在每個縣市,都是選舉的關鍵。比如,彰化是全國性選舉的重要「搖擺縣」,但依照內政部統計,彰化縣亦是福佬話使用率較高(而外省人口比例最低)的縣份,民進黨沒能掌握彰化,即與族群毫無關聯;基隆是外省人比率偏高的行政區,但國民黨在基隆非外省籍選民中的得票率,也高過全國平均值。真正多次因省籍而「逆轉」選舉結果的縣市,只有台北市與新竹市。台灣的族群分佈是有很大的區域差距的,中南部偶見的超大型眷改國宅,對整個縣市族群組成影響有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