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讓人看見臺灣另一道最美的風景:在新冠肺炎延燒期間,有一群你我不相識的人,她們可能是單親婦女、新住民或是高齡志工,但卻發揮民間自主防疫的愛,一布一織,自製口罩套捐助給社會弱勢。透過織布和裁縫手藝,在自助助人的精神鼓舞下,讓弱勢女性得到肯定。
新冠肺炎讓觀光、旅遊、飯店、餐飲等產業面臨困境,但在市井小民的生活裡也看見轉機及商機。這些在社會基層以縫製布包的女性,讓人看見女性在事變危機時就業模式的可能。在疫情進行中、平息後的女性就業困境,能否在這波疫情的產業衝擊下,對弱勢、中高齡女性有更好的(發展?),將是一個必須思考更深遠的課題。
以這次感染確診的醫院女性清潔人員為例,醫院的清潔工作多為部分時間、派遣型態,且女性非典型就業比率較男性高。以部分時間就業為例,其中近6成約25萬為女性。同樣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者,無論本國籍或外國籍,放眼望去亦是以女性居多。
這是已浮上檯面的防疫漏洞,但有一類的居家服務者,同樣是女性勞動者居多,亦有可能是防疫破口,此類型包含居家照顧服務員、居家托育人員。因應「長照2.0」,近年政府大幅提升居家服務量能,其中女性居家照顧服務員占9成,同樣在居家托育人員的女性亦占9成。這些女性勞動者亦有可能是同時兼職兩份以上工作。即便是在老人照顧機構、安養機構的照顧服務員亦多是女性。
這類經濟不穩定、非典型工作型態的就業弱勢女性,照顧服務的對象有可能是屬於失能、弱勢的家庭。她們亦是常在社區、家庭穿梭服務接觸風險高的人員,如果防疫配備、訓練不足,一旦感染,恐讓病毒在照顧者、受照顧者間相互傳播。
每逢重大天災、疾病或經濟事變,按經驗法則,必衝擊弱勢女性就業。依據勞動部2018年性別勞動統計分析,女性就業者508萬人,主要集中於服務業占7成2。其中批發及零售業占19.53%、住宿及餐飲業占8.84%、運輸及倉儲業占2.05%、醫療保健社會工作服務業占7%,亦是此次疫情影響最深的產業。另按年齡別觀察失業原因,45歲至64歲女性失業原因即以工作場緊縮或歇業最多,所以此次新冠肺炎對服務業的衝擊,首當其衝的便是女性;不但如此,全球疫情蔓延下的經濟體系安全令人擔心,在家庭中的女性處境亦同樣須被關注,必須及早因應女性在各行各業的就業、經濟應變措施,以及在家庭中的處遇。雖然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業已公布實施,立法院刻正審查行政院編列600億元特別預算,惟多用於交通部、經濟部等產業紓困,但對於用在疫情的薪資補償補償方案內容仍未具體明確,更缺乏對受新冠肺炎影響者之情緒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