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美國已宣布終止QE(量化寬鬆),但緊接著日本與歐洲竟競相出台QE,攪動全球金融市場。原本以為結束的流動性盛宴繼續,全球股市大漲;美元獨強,歐元走弱、日圓直貶,其它國家貨幣追隨跟貶,台幣周五一口氣貶了1.1角,人民幣則陷入尷尬局面。貨幣戰爭隱然有再起之勢。
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的情況看起來情況最好,第2、3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達到4.1%、3.5%,失業率下降到5.9%,股市處於歷史高點,因而讓聯準會(FED)在10月底終止QE。老美不再大印鈔票救經濟,加上經濟堅挺,當然會讓資金回流、美元走強。
不過,最讓市場意外的是10月31日美國QE結束2天後,日本祭出更強力的QE,購債額度從50兆日圓提高到80兆、拉長持有時間到10年、收購 ETF (指數型基金) 及不動產投資信託資產的規模大增3倍。日銀總裁黑田說要「不計代價達成2%通膨目標」。消息傳出立刻讓日股大漲5%、日圓貶到110日圓兌一美元的6年來新低點,現在更貶破114日圓。
歐洲央行(ECB)在同時也宣布要擴大寬鬆及大舉購債,當時金額未出爐。但本周四,ECB總裁德拉吉宣布,ECB理事會成員一致支持進行更強的刺激措施,預計把ECB資產規模推到2012年的水平─也就是說,必要時購債的寬鬆金額可達1兆歐元(約1.24兆美元)。當然,這個消息又讓歐元下貶、歐股上揚。
這幾個大型經濟體的QE在進退之間,卻狠狠的攪亂全球,每個國家、不同的市場都面對不同情勢,正反因素可能都同時存在。最基本的格局是:如果沒有其它意外,未來會有相當一段時間,全球進入美元獨強時代,美元再度牢牢的「統治世界」。
先看與台灣密切相關的匯率問題。以市場資金流向而言,美國QE終止會讓資金外流、匯率貶值,但日、歐的QE又會讓資金往外,台、韓及其它新興市場都是可能的落腳處,這又產生資金流入、匯率升值的壓力。台灣在9、10月,外資都出現淨匯出,11月以來則反轉為淨匯入,金管會就高興的告訴股民:外資回來了。
不過,市場資金流向雖然影響匯率,但央行政策往往更具關鍵性。韓國今年經濟原本就表現不佳,經濟成長連續4季低於1%,第3季出口衰退2.6%,10月才恢復正成長,但韓國在中國市場有敗退跡象。在日圓強貶後,韓國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也讓韓元貶值,這又帶動台灣必須追隨跟貶,形成3國之間的貨幣戰爭。市場已經在預測日圓何時要貶到120日圓兌一美元,一旦如此,韓國一定讓韓元要加速貶破1200韓元,央行也非讓台幣跟進破31元不可。這是3國之間小型的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