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握有地理優勢 不需屈就中美任何一方
或言:臺北法案至少威嚇中國霸權?楚懷王聽信秦相張儀讒言,誤信秦國要將「六百里地」割讓楚國,條件要楚國與齊國絕交。當楚王差人,罵得齊王火冒三丈,張儀才託詞給「六里地」,當楚王與秦交戰,此時已失去外援,自非秦國對手。承前北京政府對出檯各項惠台政策,給的是利益,圖的是和平統一,若還要互惠,統戰效能必然大打折扣。
臺美自1949年以來,雖有國際現實的更易,但名稱雖變,友誼不變,為我最堅定的盟邦。臺灣位在第一島鍊前線,首當其衝,應給臺灣「施惠」而非「互惠」,尤其是北京政府有上開『買台灣而非打台灣』想法。李敖之先生就曾舉例:臺灣關係法內文,美國供給臺灣武器,僅言「Provide」提供,而非「Purchase」購買!何不在臺北法案給臺方軍購,一些Discount?打點折?是以,系爭法案恐有盲點,還望美國友邦方方面面,投桃報李,體恤臺人期望。
或問:既不能親美,又不能傾中,怎樣才是最好的方式?戰國策的《東周欲為稻》,給我們後人最佳啟示:東周想要種水稻,西周不肯往下放水,東周委託蘇子,去見西周君說:「您錯了!您不放水,那正好服了東周。現在東周都種麥子。您如想加害東周,還不若這次放水,破壞麥子。一放水,東周必再次種植水稻;種植水稻以後,就再次停止放水。若是這樣,東周的百姓就會完全依賴西周,從而聽命於您了。」西周君說:「好。」 於是西周就放水,蘇子也得兩國的賞金。承前,若純粹就法言法,蘇秦的弟弟蘇子乃雙方代理,恐有違法之虞。但若把美中想成東周與西周,蘇子當成台灣,就可看清楚門道;臺人應八面玲瓏地,讓美中互惠,同時又上自己得利,創出三贏的新局面;若僅孤注一擲,風險過鉅,博弈尚且不能如此,何況國家與兩千三百萬百姓的利益?
最末,以賽金花軼事為結:一次大戰後,象徵屈辱的庚子拳亂「德國使節克林德碑」被毀,換上戰勝碑,揚國威,出惡氣,與會者眉飛色舞,當時已為國會議員夫人的賽金花說:「中國苟不能自強,今兒個不過石頭搬家,何足雪恥?」在座者驚愕不語。綜上,朝鮮在最末成立的大韓帝國,當部分韓人慶幸脫離宗主國,終能「獨立」之時,卻迎來日本併吞更大禍事。臺灣乃臺人之地,自不能屈從於對岸,亦不能為友邦前驅。試問:若無莊敬自強,何立於強權之間?巾幗英雄壯語,足愧七尺男兒!
*作者為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