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民淪為難民
不想困守隔離區、難民營,有些羅興亞人鋌而走險,買船或自己造船出海南下,5天後抵達泰國西海岸取得補給,再投奔生活條件較好的穆斯林國家馬來西亞、印尼。然而當地海域海象惡劣,船隻翻覆或失蹤時有所聞。而且泰國外海有許多人口走私販子,經常會扣押羅興亞船民,向家屬勒索贖金。
據聯合國與人道組織統計,2012年以來,至少10萬羅興亞人踏上這條險惡的海路。今年10月15日迄今,多達1萬2000千人從若開邦出海,目前除了460人被泰國當局拘留,絕大部份下落不明。泰國軍警也承認,他們有時會將試圖靠岸的羅興亞船隻押回大海,讓他們自生自滅。
緬甸政府顯然打的是同樣的算盤:讓羅興亞人自生自滅,留下毫無前途,出海生死茫茫。近來在國際社會壓力之下,緬甸政府開始在隔離區推行試驗計劃,讓羅興亞人取得公民權,然而前提是申請者要提出三代世居當地的證明文件,而且要認同官方立場,也就是否定所謂的「羅興亞人」,承認自己是「孟加拉族」。
以屈辱換取身分
不接受這種屈辱,那就繼續在隔離區苟延殘喘,或者冒生命危險出海。那些接受並且申請到公民權的人呢?他們發現,自己雖然拿到一張身分證,但還是無法走出隔離區,尋找工作與較好的生活環境。
對於羅興亞人的困境,偉大的民主人權運動領袖、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如何看待?沉默,迴避。或許緬甸社會對羅興亞人的歧視與仇視,嚴重到連翁山蘇姬也不敢觸碰禁忌。或許她積極籌劃明年參選總統,忙著與政府磋商修憲事宜,不願在這個節骨眼上節外生枝。
翁山蘇姬的沉默與迴避
14日與歐巴馬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面對美國記者的追問,翁山蘇姬回答時還是絕口不提「羅興亞人」,彷彿這是一個骯髒的字眼。
但是翁山蘇姬必須體認,緬甸有130萬羅興亞人,130萬生靈的困境不是兒戲,無從迴避,國際社會不可能視而不見。未來無論她是否能夠登上總統大位,都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展現她長年標舉的理想與價值,並且促成實質的改變。否則,世人就會再度見證到,一個原本具有理想色彩的政治領袖,如何一步一步降格為政治人物,最終淪落為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