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美國的六十年代,是黑人平權運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在黑人聚居區,一直有很多事情發生。
在那個時代的美國,阿林斯基是一個傳奇,他60多歲死於心臟病,一直在社區組織、勞工運動第一線。早年在被稱為「屠場」芝加哥後院區,把勞苦大眾組織起來對抗肉品加工廠(當時當地最大的產業)和當地政府,改善工作條件爭取公民權。後來訓練全美各地的組織者,專門教人怎麼把無權者組織起來爭取權利。
這位仁兄因此多次入獄,但在牢裡也沒閑著,寫書。他的第1本書大部分是在牢裡寫的。生前最後1本書有過兩個中文譯本,最新版是臺灣出的《叛道》,但這則短文不是要介紹他傳奇的人生故事也不是介紹他的書。阿林斯基是位極富行動力的戰術大師,但這一次講的也不是他的戰術,而是讚美他講故事的藝術。
週末,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時刻。在值得期待的時刻,也許會有許多值得期待的事情發生。
阿林斯基正在講一個關於週末的故事:「週末,一早起來,住在貧民區的黑人很認真地梳洗,穿上上教堂的盛裝,走出家門。這樣的情形再正常不過,幾乎家家如此。但是,這一次,他們走出家門,卻不是要去教堂,而是在牧師的引領下,走向一排停靠在路邊的大型巴士。一共有大約3000多名黑人坐上了巴士,或許更多…這些巴士不是開往教堂,而是開往市中心的商場。」
——插播一條備註說明:這個商場,是社會運動人士眼裡難啃的「硬骨頭」。在當地最大、最有名、雇用工人最多,但對黑人開放的職位非常有限比其他的公司都苛刻,只能做最底層的工作。商場不怕你發動拒買(這是社運組織最常見的做法),自信品牌和價格讓人無法拒絕,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包括反對它的黑人也無法拒絕。商場也不怕社運組織常用的靜坐示威或者佔領建築物(那是違法行為),請員警來就好了,阿林斯基一次次被抓就與此有關。
但是,這一次,阿林斯基的故事有了一個全新版本:「如果,在這個週六購物日,幾千名穿著節日盛裝的黑人湧進來會怎麼樣?注意哦,他們不是去靜坐不是去佔領也不是去抗議,他們所做的一切全都合法,他們是去商場購物。」
——哦天哪,不管這個商場多麼大,3000名黑人一進來,整個兒氣氛就變了。每一個白人推門進來都嚇一跳,以為自己不是走進了商場而是走進了非洲,立即扭頭趕緊走出去。如果這些黑人一天都不離開,這個商場就別想做白人顧客的生意了。
阿林斯基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更精彩的還在後面:「就算商場報警,員警也沒有辦法,因為黑人們是來購物,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他們擠在所有櫃檯前,認真挑選商品。窮人買東西總是格外需要精打細算,對每一樣東西都要問來問去問半天,這也再正常不過,售貨員都要認真回答。這一波人剛剛離開,另外一波人就會湧過來,仿佛員同樣也要認真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