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混蛋、什麼才是混蛋?這不是圖利,什麼才是圖利?
企業被淘汰、創造性破壞,不再被接受了嗎?
就一個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體系的經濟體而言,這個說法有其道理。從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說出那個著名的「創造性破壞」理論、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開始,我們就普遍接受其中隱含的意義:企業被淘汰、倒閉,被新的企業、技術、甚至商業模式取代為正常現象,資本主義經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破壞中浴火重生、更精進。
當然,後來實際的發展,已經不是那麼「古典式」,上世紀大蕭條時,美國政府的「清算說」、完全不介入與救援,也已被視為錯誤,讓一個衰退變成大蕭條。不過,對所謂的紓困、援救企業,那些能作不能作、該作不該作,還是有一定的分寸。原則上,一個是形成「系統性風險」時:大部份情況這就是指金融危機;另一個是「大(或重要)到不能倒」,許多時候這也會是指金融機構(例如金融海嘯中的AIG等),但也會有其它產業的公司可能符合標準─如海嘯時美國政府援救了三大汽車公司,或是早年援救國防產業的企業。
不過,就如同「葛林斯潘賣權」(指前聯準會主席葛老,每當股市出問題總不吝於援救)出現後,大眾對央行救股市已習以為常、甚至覺得是其責任一樣;在金融海嘯大手筆的紓困、援救之後,大家也不再對紓困、救企業有意見,甚或覺得這是政府「職責當為」,當年的克制與標準現在已消失。
企業「自助人助」,政府審慎花納稅人的錢
但一旦拉長時間來看,其實會對是否存在「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有懷疑。標普500大企業應該都是重要企業吧?從60年代之後的50年間,能持續在名單上的企業只有70幾家,其餘都被併購、萎縮、或是倒閉。以現在的標準,作假帳的安隆應該不會讓其倒閉吧?
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確實來得又急又猛,特別是「重災產業」受創極重,業績狂掉8、9成,連現金流都會出問題,政府伸援似乎有必要、也有正當性。不過,在讓政府紓困援救前,業者是否也該作更多自救行動、「自助人助」?而政府在花納稅人錢、把「救生圈」丟出去前,是否也該多想想,那些是能救、該救,而且是政府能作的事,那些則是不該亦不能作與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