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新聞界奧斯卡」的普立茲獎10日揭曉2017年得主,《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全國性報紙均抱回殊榮;《芝加哥論壇報》、《達拉斯晨報》、《紐約每日新聞》等當地大報也贏得獎項,不過也有不少地方紙媒得獎,其中美國愛荷華州西北城市「風暴湖市」僅有10名員工的《風暴湖時報》,因揭露政府默許田地汙染而榮獲「社論寫作獎項」,並得到15000美元獎金
Congratulations to Art Cullen, editor @SLTimes! pic.twitter.com/mMDRurA4ef
— The Pulitzer Prizes (@PulitzerPrize) 2017年4月10日
3郡被控過度排放氮 有秘密資金打官司
2015年3月,愛荷華州公營的「狄蒙斯水利公司」(Des Moines Water Works,DMWW)控訴布尤納維斯塔(Buena Vista)、索克(Sac)及卡爾霍恩(Calhoun)3郡排放過多氮,且透過農田排水系統流到浣熊河(Raccoon River),而DMWW又是取該河水過濾為當地居民的飲用水,因此DMWW認定3郡違反《潔淨水源法》(Clean Water Act),而3郡則有秘密資金來源與DMWW打官司。
《風暴湖時報》則與愛荷華資訊公開委員會(Iowa Freedom of Information Council)合作,迫使被告的3個郡公開訴訟資金來源,指出愛荷華農業協會(Agribusiness Association of Iowa)為3郡募集資金,而包括農務局在內的多個農業機構都是捐款者,不過《風暴湖時報》並未公布每個捐款人的名字,但也因為這系列報導,抱回普立茲獎社論寫作獎項。法院已在今年2月駁回該訴訟。
Storm Lake Times wins Pulitzer for editorials https://t.co/s1uKSNQlCw
— The Gazette (@gazettedotcom) 2017年4月11日
「我們跟《紐約時報》一樣好!」
《風暴湖時報》創辦人之一、59歲的編輯亞特(Art Cullen)說:「我們讓一個黑金帳戶關掉了......我認為大眾有必要知道資金從哪來,當你知道錢從哪來,你就會知道誰是幕後黑手。」亞特還表示,普立茲獎這項殊榮應該與兒子湯姆、愛荷華資訊公開委員會執行主任伊凡斯(Randy Evans)共享,而伊凡斯也稱:「我想普立茲獎清楚地告訴大家......雖然已是眾所皆知,亞特是全美最棒的編輯之一」。
普立茲獎對亞特的評語稱:「堅持到底的報導、令人欽佩的專業,以及富有魅力的寫作技巧,成功挑戰愛荷華州勢力龐大的農業利益集團。」對於得到新聞界最高殊榮,亞特高興表示:「我們始終相信《風暴湖時報》對風暴湖市的新聞報導,能夠像《紐約時報》對紐約市的報導一樣好......沒有理由愛荷華州的新聞編輯無法跟華盛頓州的新聞編輯一樣優秀。」
Here's the masthead of the Storm Lake Times, a 3,300-circ paper that just won the Pulitzer in Editorial Writing https://t.co/DRSoQHuICx pic.twitter.com/UNkdQMYoJ5
— Kevin Pang (@pang) 2017年4月10日
10人經營的家族小報 得獎人:當地讀者才是最後評審
不過亞特也坦言,報導過程中曾受人質疑,「其中一項讓我發瘋的就是有人說我沒有公信力,這真的讓我氣瘋了」,儘管抱回普立茲獎,但亞特認為當地民眾才是最後評審,「普立茲獎是很好,它認同我們的報導和證明我們的清白,但我們是否誠實,以及能報導什麼新聞,才是我們讀者在意的事」。
《風暴湖時報》(Storm Lake Times)在1990年6月29日首度發行,當時以周報的模式在周五出刊,之後在1993年轉為日報,但在1994年改為現行的雙周報,平均發行量為3000份,發行範圍除了風暴湖市所在的布尤納維斯塔郡,還包括克萊(Clay)、寶嘉康蒂(Pocahontas)、索克、艾達(Ida)和切羅基(Cherokee)等鄰郡。
《風暴湖時報》是個家族經營的報紙,工作人員包括亞特的兄弟、創辦人兼發行人約翰(John Cullen),他們的妻子和亞特的兒子湯姆。對於榮獲普立茲獎,亞特也感謝約翰,放手讓他報導這起事件,「我當時在網上收看普立茲獎開獎,當公布社論寫作獎時,我跳起來對著約翰大叫,這真的太不真實,因為沒想過一個鄉下地方的編輯會得到普立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