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奇攝影師黃幼公以越戰「燃燒彈女孩」經典照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新聞獎」,他為《美聯社》服務逾半世紀後,正式於3月退休。2月27日,《美聯社》在加州洛杉磯的「豪華市中心旅館」(Luxe City Center Hotel)為他舉辦歡送會,黃幼公表示,《美聯社》就像他的家,他退休後將四處旅行,並持續拍照。
2月27日,《美聯社》為黃幼公舉辦歡送會
【延伸閱讀:臉書刪越戰「燃燒彈女孩」經典照 引發挪威舉國怒轟】
1951年3月26日,黃幼公(Huỳnh Công Út或Nick Ut)生於越南隆安省(Tỉnh Long An)。他的哥哥黃成密(Huynh Thanh My,音譯)是《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的攝影記者,1965年10月10日在越戰(Vietnam War)殉職。哥哥之死激起黃幼公成為攝影師的決心,當年11月,14歲的他向《美聯社》毛遂自薦,起初《美聯社》擔心他也在戰場身亡,不太願意僱用他,後來決定讓他在相對安全的暗房工作。
但黃幼公拿起相機,騎著摩托車在西貢(現為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四處拍攝,並結識亦師亦友的《美聯社》攝影記者亞當斯(Eddie Adams),從此黃幼公開始為《美聯社》拍照,這一待就是51年。黃幼公回憶當年:「法斯(Horst Faas,《美聯社》攝影記者)試著阻止我,想讓我留在暗房工作,但我想出去拍攝,最後法斯說『我無法擋住他,讓他去拍吧』。某次我被火箭彈擊傷,法斯非常擔心地說『尼克,我不希望你死』,他不希望我們家再有人死去,但2星期後,他又允許我出門拍照了。」
1977年,越戰結束後2年,黃幼公以越南難民的身份來到美國洛杉磯,持續為《美聯社》效命的他待過日本東京、南韓、越南首都河內,後來長駐洛杉磯。1989年,他首度返回越南,為了尋找越戰失蹤美國人的報導拍攝照片。1993年,他與《美聯社》的同事、越戰傳奇記者艾斯伯(George Esper)奉命前往河內,設立《美聯社》駐越南辦公室。2012年9月,黃幼公成為「徠卡名人堂」(Leica Hall of Fame Award)得主。
黃幼公談起自己對老東家的深厚感情:「我很愛《美聯社》,從我14歲在越南(為《美聯社》工作)開始,《美聯社》同事就成了我的家人,法斯與亞當斯會來我家一起吃晚餐。」
去年7月,65歲的黃幼公向美國國家新聞攝影師協會(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透露,自己將於今年3月退休:「我把美聯社的相機都寄回紐約總部,經過51年,我在退休前有許多休假可休,我要休很多天的假,一路休到今年底。」他也提到退休後的規劃,並透露未來將繼續拍照,「我會經常去旅行,開工作坊,四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