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苓「重返魔都1930」:尋找石庫門,遇見台灣人

2020-04-11 05:50

? 人氣

作者在上海漫遊,遺忘了時間。圖為上海豫園。(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在上海漫遊,遺忘了時間。圖為上海豫園。(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在上海漫遊的第三天,我就注意到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那是滬上特有建築—房高兩三層、石門框、烏木門、老虎窗,一幢接連一幢,聯排著。屋舍格局統一,奇數巷的兩側,雙雙並陳氣派洋風石大門,偶數巷則左右對開後門灶腳。巷道不大,彼此挨得緊緊的,構置成大型社區。

他們把那樣的建築稱為石庫門,而巷道喚作弄堂。要算是上個世紀興砌的建築了,像時間的化石,散在城區裡。

開始走訪石庫門,全拜論文踏查一事。幾周來,我在圖書館大量翻讀史料,把三○年代文人住過的石庫門、居址通通抄下來。不大的書桌,攤開三張上海地圖,分別是當前、一九三一、一九二七,在不同年份的地景上來回比對、辨認,看地名變了又變,街上的建築、公園或廢棄或重建。我覷著眼,跳動在細麻的路名間,對照再對照,慢慢勾畫石庫門的訪查路線。

入秋後,我總挑下午,揹起相機,戴上帽子,按圖索驥,尋找石庫門。上海秋陽沒有台灣熱辣,不會走沒幾步就汗涔涔,也不會被太陽蒸得心煩氣躁。這裡陽光剛好,溫度剛好,時段也恰巧是眾人上班、上課,所以街上的行人數量也剛好。我喜歡上海的午後,搭車走路不疾不徐,不慍不火,清爽宜人。

時光壓縮歷史 多倫路富含政治故事 

最開始,我常到離復旦大學不遠的四川北路、多倫路一帶。

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多倫路現在是觀光街,後人在路口立了西式牌坊,鋪上石磚道,隔離各式車輛。這條路以前叫竇樂安路。竇樂安(John Darroch, 1865-1941)原是英國傳教士的名字,在光緒年間來到中國。不過,這條路上現存唯一一間基督教教堂鴻德堂,卻與竇樂安無關,而是為了紀念長老會傳教士、華美書館負責人費啟鴻(George Field Fitch, 1845-1923)。嚴格說來,宗教不是多倫路的主角,反倒是政治,而且頗有意思。

主幹道第一間即孔祥熙(1880-1967)的豪宅,大門氣派輝闊,華麗的彩色玻璃窗,二樓還有小陽台。再過去是白崇禧(1893-1966)官邸,紅磚牆白石柱,身旁的遊客說:這裡是白先勇幼時的家,他年幼身體不好,在此養病。孔、白公館相隔不過幾步之遙。一位是蔣介石的姻親,一位是蔣介石底下的重要將領,多倫路的前端其實是藍色陣營。但,往後一些,則是汪精衛政府官員梁鴻志(1882-1946)故所。再往裡走是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王造時(1903-1971)的家,當年他高舉反蔣抗日,遭國民黨逮捕。

沿著小巷岔出去,還有中華藝術大學。這所大學一九二五年創建,校地頗小,僅有一幢灰牆邊鑲紅磚的老建築,一九三一年左翼作家聯盟在此舉辦成立大會。多倫路,聚散著國民黨、汪政府和左聯人馬,三方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政治立場,讓這裡充滿張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