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恐將「隨風而逝」的前瞻建設計劃

2017-04-24 08:10

? 人氣

而計劃中的矛盾與衝突也難以化解;政府一方面花數百上千億要把各地方的台鐵鐵路地下化或高架,說平面軌道影響市區交通;但另一方面卻又要在都市蓋輕軌系統─正常情況下大部份輕軌就是平面系統。再如水資源計劃中要投資營造「親水環境」,但綠能計劃則又要發展綠電,想在所有水庫、水域上「種電」─這其實類似凱因斯開玩笑的說「雇一群人挖路,另一群人填回」就能刺激經濟一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政府該告訴民眾為了有如此矛盾衝突的政策?是否浪費納稅人的錢及國家資源?

不合理的建設及推動計劃方式,大概有2種命運;一個是隨著政客的易位更替而「人去政息」,後來者重新審視、檢討、調整原來計劃,那些明顯效益低又不合理者大概就要出局。當年連戰接行政院長時,就把前任郝柏村的「六年國建」計劃大幅調整,有些計劃擱置、有些道路改為「分階段推動」。

前瞻計劃中那些毫無基礎評估與效益分析的項目,要真能落實到發包施工至少2-3年以上,以台灣行政院長的淘汰速度而言,在此之前林全未必還在位置上,接任者大概就要檢討調整,這個前瞻計劃就「隨風而逝」。大概沒多少人記得蘇貞昌院長任內的「大投資、大溫暖」吧?也無人感受到馬政府「愛台12建設」在那裡了吧?

另外一情況是不論林全在任長短,這些計劃都推到底,通車後當然是運量不足、經營困難、效益低落,較佳者政府拿錢硬撐,悲慘者政府死撐幾年後「熄燈」,台灣資源、政府財政「隨風而逝」。公共建設有其外溢效益,當然不能只看自償性高低決定價值,但如低到連變動成本都難支付、花大錢投資後使用者小貓數隻,那個「外溢效益」顯然就不存在,看看台灣蚊子館、蚊子機場命運,當知此事並非不可能。

不論是那種「隨風而逝」,都非社會所樂見;就請行政院加把勁、拿出多點專業,別讓這些事發生,好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