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疫情來襲重災區 「藝」起團結當自強

2020-05-09 05:20

? 人氣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藝文產業面臨寒冬。圖為秋野芒劇團。(資料照,秋野芒劇團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藝文產業面臨寒冬。圖為秋野芒劇團。(資料照,秋野芒劇團提供)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持續影響海空運輸、石化工業、觀旅藝文、餐飲民生、百貨零售等各種產業,台灣這次在防疫上的表現亮眼,除了給予國人健康醫療上的保障外,更是讓全球看見台灣,使得我們成為世上少數沒有停班、停課,日常生活仍屬自由活動的國家;然而,全球化時代裡牽一髮而動全身效應,當全世界多處於鎖國閉關,經濟活動呈現停擺,生命共同體台灣即使疫情控制得再好,也無法倖免於全球性的總體經濟大衰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藝文產業相較於民生消費產業,體質本來就更為脆弱,人總是要先填飽肚子維持基本生計後,才可能再進一步去追求更有品質的精神生活,受到疫情影響,藝文產業無疑成為重災區!特別是曾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澳洲音樂家確診後,表演藝術產業宣告進入寒冬,連國內知名的紙風車及綠光劇團也宣告,若疫情持續延燒,劇團恐怕也只能撐到年底,我們更可以想像其他規模較小的藝文團體或獨立藝術工作者,所面臨的考驗有多麼嚴峻。

20200325-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左)、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導演吳念真(中)、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右)。(資料照,綠光劇團提供)
新冠肺炎重創藝文產業,連知名的紙風車與綠光劇團都宣告,若疫情持續延燒,劇團恐只能經營至年底。圖左起為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導演吳念真、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資料照,綠光劇團提供)

文化部因應疫情衝擊啟動了藝文紓困振興預算,強化對藝文艱困事業、員工及自雇者的照顧,落實「挺事業、顧員工、護自雇、疫情過後拚振興」四大精神,避免因疫情衝擊導致藝文工作者流失,更提出「藝文紓困補助」、「紓困貸款利息補貼」、「行政調控」、「振興措施」對策。目前補助的區塊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藝文事業,以員工薪資及營運補貼為主;第二類則是為了兼顧不同勞動樣態,例如:獨立接案的個人工作室,然而卻仍有部分自由藝術工作者與舞台技術人員都不具有被紓困的資格,而面臨「斷炊」的困境。

日前有媒體報導,國內歌仔戲新秀因受疫情影響,改兼職做外送員維持生計;紙風車基金會李永豐執行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17年前的SARS,劇場流失一批舞台技術專業人才!」一場精彩的演出除了有台上的演員外,在幕後還有一群劇場技術人員,其包括搭建舞台的專業木工、機電,也有為演出感官加持的工作者,如音效、燈光師等,當他們都失去發揮舞台,為了生存,有人開始在外面打零工。據筆者擔任劇團演出經理的友人轉述,具有高空技術證照的人開始接大樓外牆清洗工程;而最彈性最高的外送員工作更是大家趨之若鶩的「轉職」首選,很多劇場人認為現在只要找得到工作、有能餵飽肚子綿薄收入就很值得慶幸了。然而,這也讓人擔心,長期面對生活困境是否會迫使他們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將心中對表演藝術工作的熱情消磨殆盡?

外送需求大增,但外送員只能靠民眾使用「無接觸送餐」服務降低感染風險。(郭晉瑋攝)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藝文產業,許多藝文產業人才轉職外送員求生。(資料照,郭晉瑋攝)

每當表演藝術產業流失掉人才,都需要花好幾年的努力才能彌平專業演出與技術上的斷層,因此紙風車劇團創造「紙風車返笑日」平台,只要曾經參與過劇場演出,無論是演員、技術人員,不限男女、年齡,上傳1分鐘影片,錄取者即可獲得3000元生存獎金,希望藉此讓因武漢肺炎取消演出的表藝產業工作者利用創意獲得些微收入,以堅持自己的夢想,並獲得各界廣大支持,除了近百位藝術工作者投稿、也獲得企業贊助,更有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及屏東等7個地方政府紛紛響應,供設籍該縣市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投稿以獲取「生存獎勵金」,並由地方政府預算支應,對於劇場人而言絕對是雪中送炭的溫暖情意。

疫情來襲,藝文產業雖是重災區,卻也團結當自強!台灣藝術家效法英國,在網路上發起為期2個月的互助購藏活動「藝起加油ART」,反應超乎預期熱烈;兩廳院售票也系統推出「雨天,我們撐傘」退票捐贈機制,讓已購票的觀眾,在辦理因疫情取消演出的票卷退款時,可選擇把票卷款項捐給主辦單位,這些都是為藝文工作者加油打氣的具體展現,許多展演場館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設施升級,還有藝文團體則強化內部訓練或排演,無非都是希望在疫情退散後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精采演出與感官享受,雖然這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疫」,但相信互相鼓舞扶持的正能量,能讓我們「藝」起渡過這個關卡!

*作者是熱愛旅遊與藝文的斜槓榮民,貢獻十餘年青春報效國家,官拜上尉退役,曾服務於國防部政戰總隊文宣、藝工分隊等,目前任職於非營利組織,負責文創行銷、藝術教學工作,經營粉絲專頁《盧凡思先生|美感輔導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