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以為傅斯年的開場就只是這樣,那可就錯了,精彩的還在後頭。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二十世紀初是風雲際會的時刻,近乎於恥辱的《二十一條》要求,激起了學生們對近百年不平等條約的不滿,西方思想對中國的薰陶影響,又使學生意識到守舊政府與清廷並無差異。在天時、地利、人和下,民眾對政府的作為愈來愈無法接受,憤怒在心中積累膨脹,就像是一罐被搖晃已久的汽水瓶一樣,只差一位轉瓶蓋的人就引爆了。
轉瓶蓋的正是傅斯年。
傅斯年沒有沉醉在大學生活中,沒有將國家大事置身事外,他毅然扛起改變國家命運的重責大任,連署號召學生站出來,擔任五四運動的總指揮。
貪吃的胖子
離開五四運動後,傅斯年似乎有意離開中國的政治漩渦,考取公費留學前往歐洲各地大學。七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二六年,蔣介石北伐勝利,中國的混亂局面終於暫時告一段落,傅斯年便興沖沖地回來了,受聘為中山大學教授,繼承恩師胡適的衣缽,成為名震一時的歷史學家。
要說名震一時,其實不算對,也不算錯,因為在中山大學期間,傅斯年的名氣不在教書,而是他的食量。
傅斯年的貪吃是出了名的,後世流傳關於肥胖的趣事也很多,我們舉三個例子:
一、合體三明治
有一次,傅斯年看見助理和另一位同事正在吃東西,於是走了過去,一隻手搶過助理的麵包,一隻手奪走另一人的滷肉,「麵包夾肉,正是好吃的三明治。」他邊吃邊說,笑著離開了。
二、晚餐獎勵
傅斯年在教育方面的獎勵機制很「特別」,偶爾心情好時,會從口袋裡掏出幾塊錢,請功課進步的學生們吃晚餐。一餐下來,他吃的花費往往比同學多上許多。
三、體育場的魷魚羹
還有一次,傅斯年從體育場回到辦公室後對助理說:「糟了,我剛才在體育場的魷魚攤子吃了一碗魷魚羹,把菸斗丟在那裡了。」助理想幫他拿回來,正準備起身走向大門,傅斯年將他擋下來,決定親自跑一趟;於是在取菸斗時,又吃了一碗魷魚羹。
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上網查查看本書介紹的學者樣貌,大多身材瘦弱、體態輕盈,偶爾有幾張不令人滿意,但要論肥胖,還差得很遠。然而傅斯年就不一樣了,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大胖子,在一眾學者面前總是「脫穎而出」,學生與老師們很喜歡拿他的體重開玩笑,俞大維叫他「傅胖子」,學生叫他「大胖子」,羅家倫叫他「傅大胖子」,總而言之,他的綽號總與「胖子」脫不了關係。
*作者臉書為「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完成《時代下的犧牲者:找尋真實的汪精衛》時年僅十七歲,是臺灣當代最年輕的史學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作《民國文人檔案,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