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進黨全面執政前力爭的國會自主,如今安在?

2017-05-10 06:25

? 人氣

蔡總統說「國會應該是總統的鏡子」,沒錯,國會應該如照妖鏡般,清楚與真實地映照出總統與行政部門的缺失及不足。但諷刺的是,現在的立法院依然是總統的鏡子,只不過這面鏡子所反射出的,只有總統個人的意志罷了。(資料ˋ照,總統府提供)

蔡總統說「國會應該是總統的鏡子」,沒錯,國會應該如照妖鏡般,清楚與真實地映照出總統與行政部門的缺失及不足。但諷刺的是,現在的立法院依然是總統的鏡子,只不過這面鏡子所反射出的,只有總統個人的意志罷了。(資料ˋ照,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時曾說過:「民進黨訴求國會過半,不代表要整碗捧去。民進黨堅持改革、更相信溝通,尊重國會自主、主張公開透明資訊、平等溝通的政府。」當選總統後,更在本屆國會開議前,提出議長中立等國會改革的各項主張。但是從「黨產條例」、「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到最近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與預算」的審查,我們不禁要問,民進黨完全執政下的立法院有更自主嗎?還是更聽命於行政權指揮的橡皮圖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民進黨國會改革主張,做了多少?

蔡英文在競選總統期間提出五大政治改革的主張,「國會改革」即為其中一項。主要內容包括透過修憲來修改選制與增加不分區席次,以解決票票不等值問題,提升國會代表性;推動議長中立化,強化國會的幕僚機關。

蔡英文強調:「民進黨不會因為有機會執政,就排斥國會的制衡。國會對行政部門的監督力量,一定要有力而專業,讓行政立法的民主制衡關係,能夠相輔相成。」而「國會應該是總統的鏡子」,「絕不害怕國會監督」,並自詡「不會是一個獨斷獨行的總統,也不會是一個拒絕民意的總統,更不會是一個維護一黨之私的總統。」

但我們看看民進黨完全執政後的立法院運作,雖然院長的產生,蔡總統表面上沒有介入,而院長也退出政黨活動,沒有擔任黨職,但是除了議長個人形式上的「中立」之外,立法院的運作並沒有展現監督制衡行政權的自主氣象。黨團的總召仍參與總統主持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黨團基本上仍受到黨中央的指揮與控制,總統可以透過黨主席的身分,直接指揮立法院的黨團運作。這些做法看起來毫不陌生,過去國民黨執政以來也是如此運作,但不同之處在於蔡英文與民進黨把這種運作模式罵得一文不值,甚至認為總統藉著黨機器而伸手國會,是行政權直接將手伸入國會之中,更認為此舉傷害民主。

如果所謂國會自主只是透過議長的中立化,退出政黨活動與黨職,其實根本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國會自主不會只與議長中立畫上等號,如果民進黨追求的國會自主只等於議長中立,不是搞錯了方向,就是刻意裝傻。

國會自主的真正精神在於國會有足夠的專業與能力,並基於民意能夠獨立自主地監督制衡行政機關,這需要的不僅只是議長退出黨政活動,還必須透過專業的幕僚機構、透明公開公平的議事程序、民眾的參與等的配合,甚至更與憲政制度的設計息息相關。

20170505-立法院長蘇嘉全5日於院會主持國是論壇。(顏麟宇攝)
20170505-立法院長蘇嘉全5日於院會主持國是論壇。(顏麟宇攝)

執政一年,民進黨的國會改革方案,除了議長退出黨政活動外,其他的主張,根本毫無進展。但立法護航行政機關,卻明顯地製造了另一個髮夾彎。

二、一分瑩到二十分瑩,國會更像橡皮圖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