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美國也試圖與它的盟友建立一個被稱之為「經濟繁榮網」的「可信任夥伴」聯盟。
美國的盟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政府日前宣布,將提供20億美元的補助和貸款,支持日本企業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回國內,推進「供應鏈改革」。與此同時,德國等國家也在推進其企業的部分去中國化。
布蘭茲:疫情問題加劇對中國的擔憂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係學院全球事務教授、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高級研究員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認為,民主國家越來越多的人有這樣的看法,即中國利用了國際體系的開放性而又沒有完全遵守其規則,新冠病毒疫情強化了這樣的看法。
他通過電郵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現在,由於中國生產如此多的像個人防護裝備和藥品這樣的關鍵產品,但它又有威脅利用其經濟實力懲罰那些在政治上讓它不高興的國家的記錄,因此,對它的這種擔憂正在日益加劇。」
這位中國問題學者說,在這場危機之後,存在要求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減少某些關鍵物品對中國的依賴的壓力。
從供應鏈「去中國化」到經濟全面「脫鉤」?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不僅在推動全球供應鏈的「去中國化」,而且有意與中國進行經濟上的大範圍「脫鉤」。
2005到2009年期間擔任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希爾(Christopher Hill)5月13日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說,越來越多嚴厲批評中國的人,包括白宮官員,談論過把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 作為解決美國經濟困境的方法。
儘管這位做過四任大使的前美國高級外交官並不認為,實現經濟轉型的良方是減少與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中心之一的貿易,但他說,「現在,這一夢想至少有可能成為部分現實,因為這場大流行病大大擴大了戰略需求的範圍,並削弱了主張自由貿易的論點。」
北京高層意識到「去中國化」問題
希爾大使還寫道,中國方面知道存在美國和其它貿易夥伴中存在的與中國進行經濟「脫鉤」的情緒,也知道這個大流行病正在使脫鉤更接近實現這樣一個事實。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5月9日舉辦的「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雲峰會上就表達了對「去中國化」的擔憂,並告誡說,中國應對此保持高度警惕。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經濟學部主任李揚在這個論壇上也表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正在形成一個把中國和人民幣排除在外的國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