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同婚合法一周年》污名化與歧視未消,近3成民眾認為「同婚對社會有負面影響」

2020-05-17 13:30

? 人氣

20191026-「同志好厝邊 Together, Make Taiwan Better」遊行。(簡必丞攝)

20191026-「同志好厝邊 Together, Make Taiwan Better」遊行。(簡必丞攝)

一年前,台灣領先全亞洲通過同性婚姻法,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一年後台灣人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專法通過之後,還有哪一些未竟之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同性婚姻法立法通過在17日屆滿一年。根據台灣行政院5月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同意「同性伴侶應享有合法結婚權利」的民眾佔將近53%,不但超過半數,也比2018年提升了15.1%。

美國在台協會(AIT)慶祝同志驕傲月,AIT經濟組副組長羅峻平與同性伴侶高陽(簡恒宇攝)
美國在台協會(AIT)慶祝同志驕傲月,AIT經濟組副組長羅峻平與同性伴侶高陽(簡恒宇攝)

「法令不一定能快速改變人們想法,但可以有作用」

清大社會所副教授沈秀華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表示,國際上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都發現,立法通過後民眾的接受程度就會跟著提高。就數據來看,台灣也符合這個模式:「法令不一定能這麼快改變人們想法,但是它可以有作用。通過法律變成事實,然後讓人們去調整對事實的接受程度。」

沈秀華說:「我們常講同志是深櫃議題,透過『婚姻』這個議題,同志能在一個公共、跟異性戀一樣的平台上,讓更多人有機會去接觸了解他們,認識同志伴侶跟異性戀沒有不一樣。」

但是,沈秀華認為,即便大眾更能接觸並支持同志享有結婚權利,這也不代表對「同志」這個身分的接受程度會就此提高。

沈秀華的看法與同婚團體民調結果不謀而合。性別平權團體「彩虹平權大平台」在5月15日發布的社會態度研究調查發現,在詢問「同婚對個人有沒有影響」時,高達92.8%的受訪者認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影響」,只有3.7%受訪者認為對個人有負面影響。

但是,被問及「同婚對社會的影響」時,認為「有負面影響」的比例卻有28.4%。

20191026-「同志好厝邊 Together, Make Taiwan Better」同志遊行晚會。(簡必丞攝)
20191026-「同志好厝邊 Together, Make Taiwan Better」同志遊行晚會。(簡必丞攝)

28.4%民眾認為「同婚對社會有負面影響」

德國之聲就此訪問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 她認為,比照兩筆數據,會發現有人是認為對自己沒有影響、但是對社會有負面影響,這些人的認知差異來自於對性少數族群的歧視。

這項觀察也與同婚團體民調互相呼應。根據調查,雖然超過半數(55%)的同志敢和少數同事出櫃,但僅有三成願意向主管出櫃,主要原因是擔憂職場霸凌、升遷機會受阻。

彩虹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告訴德國之聲,在該次針對LGBT族群的問卷調查中,同志願意對「同事」出櫃的比例比對「主管」出櫃高出兩成,是一個不小的差距。

她說:「我覺得個人來說,不管是婚假或是家庭照顧假,都可能因為同志沒有辦法出櫃而沒有辦法跟異性戀同事享有同等權利。」

她認為,雖然有人會反駁權益應該要由當事人主動爭取,但應該要設身處地思考同志處境:「整體來說,台灣同志朋友長期以來因為社會環境不友善,所以習慣不提自己性傾向,去符合別人對他的期待。現在是一個在過渡的過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