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中部長設普篩2條件」談證券研究員的罩門:貝氏推理(下)

2020-05-17 19:00

? 人氣

多少證據才能讓我們相信某件我們原本不相信的事?

上面例子雖說不少見,但實務上即使你已學會貝氏定理,想要計算出真正可能的機率卻有困難,因為例子中,基礎率1/10、真陽率90%,偽陽率50%,這3個關鍵數字,在真實世界裡,很難獲得明確的數字,它不像自然科學,可以經由不斷在實驗室裡重複實驗得來;也不像流行病學,可以經由過去的統計資料進行大數據研究,得到參考的數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筆者從事多年投資研究工作的心得是,一家公司若沒有長時間追蹤3、5年以上,很難對上述關鍵數字成形可靠的經驗值(但也不是精確值),但能如此熟悉的公司畢竟是少數(這與巴菲特講每人的競爭優勢圈有限不謀而合)。大多數的實境是,研究員日常工作是窮盡洪荒之力蒐集資訊(公開或未公開),再解讀資訊進行預測的過程,其實是一種「小數據」推理。在擁有有限資訊(樣本)下,如何做到「一葉知秋」的精準預測,而不犯下「以偏概全」的錯誤推測,就是研究員工作最大的挑戰。

小數據推理的成因與潛在陷阱,前述《快思慢想》有專章介紹,這裡不再引述。我們該如何避免犯錯呢?有沒有規則(rule)可遵循呢?貝氏推理(Bayesian reasoning)在決策上是一個常用的工具。

台股成交量萎縮,顯示投資人多持觀望態度。(柯承惠攝)
廖國峰認為,如何做到「一葉知秋」的精準預測,而不犯下「以偏概全」的錯誤推測,就是研究員工作最大的挑戰。圖為示意圖。(柯承惠攝)

貝氏定理、貝氏推理都是後人為了紀念一位英國牧師,湯馬斯.貝斯(Thomas Bayes)所命名,貝斯(1702-1761)是一個牧師之子,就讀於愛丁堡神學院,他的著名論文《論以機率學說解決問題》(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是在他死後,得助於同為牧師的好友理查.普萊斯(Richard Price)整理其遺稿,才得以重見天日,於1764年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

貝斯最終想証明上帝是否存在(註1),從而帶出一個具福爾摩斯式的問題:多少證據才能讓我們相信,某件我們原本不相信的事。或是另一種問法:以目前的證據,我們應該多相信(belief)這件事為真?例如一顆你不知它是公平的骰子,當你看到有人擲五次,出現四次5點,那麼你該多相信這顆骰子有鬼(不是每點都6分之1的機率)呢?這種以終為始的逆機率(inverse probability)的思考(註2),巧妙地以機率語言,表達出如何把證據轉成機率性可靠度(信念)。其過程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快思慢想》(P184):

對某事新的相信程度=過去的相信程度+新證據的分量

這直覺、簡單地令人驚訝的規則,卻在200年後拯救了上千萬條人命。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描述的是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在二戰中如何幫助盟軍破譯德國軍事密碼的真實故事。盟軍因為得利於破解納粹通訊密碼優勢,使歐戰提早了兩年結束,避免了更多人命的犧牲。圖靈如何在混沌中找出秩序,成功破解,一直被當成最高機密嚴格保護,直到2012年才解密公諸於世,後人才了解貝氏推理是關鍵技術。解碼工作的核心挑戰就是將蒐集到的線索轉化成見解。從攔截到的敵方訊號,當成觀察到的資料,運用貝氏定理的逆機率計算,不斷反覆試誤(try and error),從而逐漸趨近真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國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