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鄧小平當年可不是這麼說的!「五十年不變」成空,走到盡頭的「一國兩制」

2020-05-25 06:10

? 人氣

1984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左)與中國總理趙紫陽(右)簽署《中英聯合聲明》(AP)

1984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左)與中國總理趙紫陽(右)簽署《中英聯合聲明》(AP)

「讓那裡(香港)馬照跑、舞照跳,保留資本主義生活方式。」

1987年4月16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談話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上述基本方針政策和本聯合聲明附件一對上述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之,並在五十年內不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第三條第十二款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在東亞需要一個能為艦船補給之處,1841年便佔領了中國珠江出海口的一個小島。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在《南京條約》中同意割讓這個叫做香港的島嶼,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也成為近代第一個以武力打開中國門戶的國家。1860年,清朝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第二次戰敗,在《北京條約》中又割讓了香港對岸的九龍半島南部。1898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同意英國租借九龍半島北部與新界等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日被稱為「香港」的港島、九龍、新界,至此全部轉由英國統治,其中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南部更是完全割讓給英國,僅有「香港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方及附近逾200個離島」,因為《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給英國99年,至1997年6月30日屆滿,這個租約也埋下了香港「九七回歸」的伏筆。香港原來是一個落後貧瘠的小漁村,作為英國殖民地躍上世界舞台、並且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後,搖身一變成為擁有「東方之珠」美名的國際金融中心與國際大都會。

按照清朝與大英帝國在19世紀簽訂的幾個條約,原本要在1997年「回歸祖國」的,應當只有以新界為主的租借地,但為何香港與九龍也一併返還中國?

二次大戰期間,中華民國成為英美對日作戰的盟國,中英也開始醞釀簽訂新約來取代過去的不平等條約。尤其遭到日本佔領的香港,勝利後應該歸還給中華民國還是英國,也成為中英之間的談判焦點。根據參與談判的外交官顧維鈞回憶錄與國史館所藏在《蔣中正總統檔案》,蔣介石曾強烈主張英方應歸還九龍、新界等租借地,但遭英國首相邱吉爾堅定回絕,認為此事與不平等條約無關,蔣為簽訂新約,只得忍讓。因此香港問題最後在《中英平等新約》中全無記載,香港戰後也順利「回歸英國」。

中英對於香港主權的爭議,戰後因為國共內戰遭到擱置,中國共產黨勝出後由於國家疲弊,一時也無暇顧及。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取代了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包括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便開始主張香港(與澳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在1972年致信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主席,強調「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所謂殖民地範疇,不應列入殖民宣言中適用的殖民地區的名單之內」,「在條件成熟時,用適當的方式和平解決港澳問題,在未解決之前維持現狀」。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