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鄰近中國,南韓自古便使用漢字,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改以諺文(單純的韓文符號,也就是世宗大王創建的「訓民正音」)作為官方文字,並在1970年發表漢字廢止宣言,逐漸停用漢字,如今僅在書寫姓名等少數場合才會使用漢字。南韓教育部在2014年曾提出導入漢字至小學課本的想法,遭教育界強烈反彈,最後決議在2019年折衷,先導入300字漢字。
2017 한자교육진흥회 시험일정 【한자강의평생무료】 한자공부 ⓦ한공사 https://t.co/v6WU8nSRQb
— 제주도iN (@enurishopping) 2017年4月27日
近3年的「漢字抗戰」
南韓教育部擬從2019年度起,規定小學高年級生的教科書內,有漢字的地方必須要標記出來,預計在除國文(韓文)外的其他科目課本裡,在說明部分名詞時,加入漢字幫助學生理解,最多不超過300字。這項政策的施行,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當時教育部曾發表「文理科統合教育課程」,並推動自2018年起,將漢字導入小學全科目教科書,引起韓文團體等市民團體強烈反彈,最後只好宣布延期,改在2016年底提出相關草案,至今未有實質政策。
한자 죽어 pic.twitter.com/2CuiaPDR3U
— [무나언니 팬클럽 회장] 셀레나 (@from_ASSL_Z) 2017年5月7日
現今南韓小學、中學、高中的教科書,雖從1970年代起,就全部改以諺文(指不含漢字,單純韓文符號)標記,南韓國民除姓名外,也較少使用漢字。值得注意的是,南韓大學修學能力考試(相當於我國大學入學考試)自2005年起,開始將漢字納入選擇科目內,小學的體驗活動、中學選擇科目也從2011年出現漢字。
學者正反議論激烈
綜觀南韓各級教育使用漢字的情況,目前小學課本仍全數使用諺文標註,完全看不到漢字;中學、高中的課本,也僅有部分內容會使用漢字標註。《Record China》稱,反對使用漢字人士指出,在未經審議的情況下,國高中課本內含有漢字,根本就是在「強迫」學生吸收,且許多學生對漢字不熟悉,勢必加重補習比率,造成學生負擔;贊成派則認為,如果現今的韓文,有一半以上使用漢字的話,對學生學習語彙、增加理解力都有一定的幫助。
ㅁㅊ 트럼프 한자는 또 언제 배움 pic.twitter.com/1sxYyTwRU4
— 케이 트위터 (@Spst_Kei) 2017年5月17日
隨南韓教育部即將在2019年將漢字導入小學課本,正反兩派議論越發激烈,包括教育相關市民團體、教授、學生等都強力反對。《韓聯社》稱,南韓教育部雖預計將漢字導入小學課本,但為減輕學生負擔,不會將漢字納為成績標準,也 不會在校內舉行漢字考試。
首爾教育大學等10所教育大學教授,總計196人組成的「全國教育大學教授反對公布小學300漢字表」組織日前發表聲明,呼籲教育部停止發布300漢字表,不要使初等教育(指小學)出現私人教育機構(指補習班、家教等)蓬勃化的現象,並主張「在漢字教育架構還未完全開發完成前,強迫小學生學習,有可能使學生的競爭力下降」、「如果教育部真的認為有必要導入漢字,在發表小學專用的漢字目錄前,首先應先加強中學漢字教育課程。」
除可能增加學生負擔引起批判外,南韓教育部在漢字相關政策推動過程中,未諮詢初等教育專家、社會民意等意見,及漢字程度可能高於小學程度等問題,也遭到反對派批評。除教育大學教授外,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全國教育大學生聯合會等團體也反對在小學課本內導入漢字。
익숙한 한자가 잇으면 사진을 찍읍니다 pic.twitter.com/8EhtWrJlD9
— 점길놈 (@ARdotroad) 2017年5月6日
相對於反對派,贊成派則主張,300個漢字不會對學生造成太大的負擔。像南韓教職員團體總聯合會就認為,教育部預計導入的漢字並非死記單字,而是融入在課文裡,為加強學生的溝通及思考能力,有必要導入漢字教育。除學界人士外,家長與學生的反應也贊否交雜,究竟南韓漢字教育之路將何去何從,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