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是救星
既然無法採用經驗費率,全民健保要能「活下去」,就必須把年輕人拉進來,否則很難辦得起來,這就是有名的「跨世代補貼」。簡單的說,全民健保是靠不生病的人補貼生病的人,以及「有錢人補貼窮人」才辦得起來。而生病剛好和年齡有關,我們人的生病機率,很像耐吉曲線(圖1),所以醫療支出也是,差不多十五歲到三十歲左右最健康,以後就逐年上升,這裡講的都是平均,都有例外,當然有年輕多病和老當益壯,所以才會用保險來保障例外,因為,一旦生大病,就有付不起帳單,甚至破產的風險。
社會保險的老祖宗是德國,十九世紀鐵血首相俾斯麥創立的那個時代(以及以後大約一百年間),年老了就沒有收入,所以年輕力壯來補助年老體弱,沒什麼不對。
但是一九八○年代以後,世界變了。過去三十年間,突然資產價格暴漲,年輕力壯賺不了多少錢,反而銀髮族握有資產。我的一位好友,曾擔任健保署主祕的吳憲明先生曾自嘲說退休後是「度日如年,坐以待斃!每天都像在過年,坐著等領新台幣」。許多退休人員每月都會參加一團國外旅行團,平心而論,辛苦一輩子,兒女長大成家,開始有錢有閒,趁著還可以動,好好享受一下,不但應該,更要鼓勵才是。然而過去很多政策皆是假設老而窮,需要政府補貼,例如台北市搭捷運的悠遊卡有名的三聲無奈,公保滿三十年免保費,這些政策都有其歷史。個人以為,下次健保改革要好好的替年輕人想想。要不然,年輕人一造反,全民健保就垮了!
*作者為陽大學兼任教授,前衛生署副署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二0三0健保大限》(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