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度重頭戲「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在中國從中作梗之下,硬生生將台灣排除之外。全世界最重要的科學期刊、英國《自然》(Nature)雜誌19日發表社論,開宗明義便說:「世界衛生組織不應該讓區域政治阻礙公共衛生」。
這篇社論以〈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台灣的決定已到最後關頭〉(Clock is ticking for WHO decision over Taiwan)為題,指出台灣雖然並非聯合國成員國,但是近10年來都能以「觀察員」身分列席世衛活動,今年之所以不得其門而入,原因就在於台灣與中國政府關係緊繃,而且過去台灣官員也是在中國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出席世衛活動。如今中國對台灣新政府改採強硬態度,已經讓世衛陷入外交上的兩難困境。
《自然》指出,全球衛生議題陷入政治糾葛,並不是新鮮事。但今年台灣無法出席WHA仍然令人失望,2009年以來讓台灣得以出席的合作氣氛已經消散。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爆發期間,台灣無法參與世衛的相關討論會議,台灣政府認為這對疫情控制造成很大的影響。後來兩岸政治關係緩和,經貿往來與科學合作蓬勃發展,台灣終於在2009年得到WHA觀察員身分。今年台灣希望循往例參與WHA,世衛遲遲不願明白表態,但時間已到最後關頭。
諷刺的是,北京的強硬態度其實與公衛工作有關。蔡英文總統的副手陳建仁是流行病學家,在SARS大流行時期擔任衛生署長,其成就與聲望是協助蔡英文在2016總統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向來支持獨立,雖然她與陳建仁都表明無意破壞兩岸關係,但北京似乎並不滿意,已經開始阻撓台灣參與各種國際會議,下星期的WHA只是最新案例。
有人指出,「微生物不必帶護照也無視於國界」雖然是老生長談,對於全球日益升高的傳染病威脅,各國合作不可或缺,任何對於合作的阻礙都不是好事,世衛排除台灣有可能引發一場公衛災難,而且恐怕不會侷限於台灣。
《自然》訪談了多位重量級的流行病學與傳染病學家,他們認為台灣應該獲准參與下星期的世衛大會。他們指出,傳染病無國界,政治不應干預;台灣是國際貿易、旅行的重要節點,孤立台灣會升高風險、帶來危險;台灣的公衛工作與生物醫學研究基礎紮實,孤立台灣會傷害全球公衛。
不過也有人認為,WHA只具象徵意義,公衛研究的交流管道是出版發表與非正式網絡,不是世衛組織;無論台灣是否獲准參加WHA,研究人員都會繼續合作;國際公衛界應該能克服政治障礙;WHO與台灣公衛當局最好能建立非正式管道,交流關於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緊急資訊。
《自然》指出,過去台灣得以參與世衛活動,顯示中國也認為這樣的參與對公衛有幫助。如果現在政治因素從中作梗,那麼各方(包括海峽兩岸)就得指望攸關全球傳染病控制的非正式網絡的確值得信賴。一旦新的公衛危機爆發,中國必須確保台灣的公衛官員與研究人員不會被排除在應變體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