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衰退會引發下一場世界大戰嗎?國際關係權威學者華特深入分析

2020-05-31 11:00

? 人氣

美軍一艘作戰艦5月14日由北向南航經台灣海峽;美軍太平洋艦隊臉書粉絲團主動披露,為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圖取自facebook.com/USPacificFleet)

美軍一艘作戰艦5月14日由北向南航經台灣海峽;美軍太平洋艦隊臉書粉絲團主動披露,為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圖取自facebook.com/USPacificFleet)

從很多角度看,2020年都是人類數十年來最慘的一年,截至5月28日,瘟疫大流行已經奪去超過35萬條人命、逾570萬人感染,世界經濟呈現自由落體式下滑,失業人數暴增,而且一切還沒有停止跡象。大瘟疫遇上經濟大蕭條,還有什麼事情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答案可能是一場戰爭!哈佛大學貝爾福科學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教授華特(Stephen M. Walt)日前在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文分析,回顧歷史和各種理論,從過往危機尋找戰爭跡象的借鏡。

華特表示,大瘟疫跟大蕭條都不能阻止戰爭發生。1918年大流感發生時,一次大戰才剛結束,但流感疫情沒有阻礙俄羅斯爆發內戰以及「西征」波蘭等戰爭,1929年經濟大蕭條從美國開始蔓延,也沒有阻止日本在1931年侵略中國東北,甚至助長了法西斯主義興起,埋下二次大戰的遠因;凡此種種都表示,一場大戰很可能伴隨瘟疫或蕭條而來。

1918年西班牙流感期間,奧克蘭紅十字會設立的臨時醫院。(AP)
1918年西班牙流感期間,奧克蘭紅十字會設立的臨時醫院。(AP)

疫情影響太大,沒有國家有能力引戰

另一方面,也有人樂觀認為新冠大流行的性質不同以往,比較不可能觸發大戰。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政治學教授波森(Barry Posen)指出,在重大危機後還有餘裕發起大戰的國家,通常受危機影響程度較小,但此次新冠大流行席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病毒或經濟衝擊。波森表示,一個國家敢於引戰,往往是出於過度膨脹的自信心態,但目前各國對中短期的未來都持悲觀看待,比較不可能貿然出兵。

而且,發動戰爭的基本準備之一就是聚集大量人群──作戰訓練、軍事基地、集結區及海上軍艦等,在當前傳染病威脅下,任何人都不想待在這些地方,各國也正在努力宣傳,讓人民相信政府正用盡十二萬分的力氣保護他們不瘦病毒侵擾。種種考量疊加起來,再怎麼好戰的國家都會對戰爭猶豫再三。舉例而言,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向來對沙國介入葉門內戰持鷹派立場,近期也不得不轉為低調。

經濟層面上,新冠大流行可能在中短期內減少國際貿易,某些人認為這可能讓國家之間更容易引發戰爭。但波森指出,近年來貿易問題也常常成為兩國產生摩擦的原因,減少貿易說不定也能減少衝突,中美貿易戰就是最好的例證。

戰爭轉移注意力、還能促進經濟?

如此看來,這場大瘟疫似乎更能促進和平。但若考慮更廣泛的經濟與政治條件,答案還是有可能不同。也許少數政治人物還是會認為,挑起衝突或戰爭可以增加國家的長期利益,甚至是自己的政治資本;而劇烈長遠的經濟下行趨勢,也難保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國際性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