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觀點:讓自殺不再成為選項

2017-05-27 06:50

? 人氣

作者表示台灣在15至24歲、25至44歲2個人口群體中,自殺分居第3、3位死因。如政府沒有謹慎留意導致自殺的各種社會成因,也無法積極兌現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就職典禮中,公開向青年世代的承諾:「致力改變對年輕人不友善的根本性結構」,請別讓自殺成為人們看不到出路希望的無助選項。(圖取自Pixabay)

作者表示台灣在15至24歲、25至44歲2個人口群體中,自殺分居第3、3位死因。如政府沒有謹慎留意導致自殺的各種社會成因,也無法積極兌現蔡英文總統在去年就職典禮中,公開向青年世代的承諾:「致力改變對年輕人不友善的根本性結構」,請別讓自殺成為人們看不到出路希望的無助選項。(圖取自Pixabay)

台灣在15至24歲、25至44歲兩個人口群體中,自殺分居第3、3位死因。若政府無法兌現蔡英文就職時公開向青年世代的承諾,我們必須對政府發出刺耳的警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才剛公布的2017年版《自殺對策白皮書》:自殺是日本15至39歲年輕人口的第1大死因。尤其是對10至44歲的男性、15至29歲的女性來說,此一問題特別顯著。

消除年輕人輕生的社會性因素

雖然整體看來,16年全日本自殺人數為21897人(等於是平均每天有60人自殺),已是連續第7年的減少,也是1994年以來首次少於2.2萬人的新低,但相較於歐美諸國還是偏高。

比如美國的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中的自殺身亡人數)平均約在13至14,日本則在18上下(其實更驚人的是南韓,高達28)。專家都認為未來10年內日本若希望將此數字控制在13以下,政府責無旁貸必須投入更多的綜合對策。

能否有效地消除(或至少相當程度地緩解)年輕世代想以自殺結束生命的各種社會性因素,毫無疑問就是自殺死亡率可否降低的核心關鍵。

20170421-風數據過勞專題配圖,上班族。(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自殺死亡率可否降低的核心關鍵,毫無疑問是能否有效地消除,年輕世代想以自殺結束生命的各種社會性因素。(示意圖,顏麟宇攝)

其實早在120年前,社會學這門專業領域誕生初期,法國學者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就出版了經典著作《自殺論》(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從宏觀而結構性的角度,透過分析不同時期各種變項的數據,實證地歸納自殺行為背後的社會成因與心理動能。他將自殺區分為4大類型,至今看來仍有相當程度的解釋力和參考價值。

百萬高危險的「隱蔽青年」

第1種名之為「自我本位型」(egoistic),指的是當個體無法順利整合進社會團體,而導致長期的孤立寂寞,比如社會適應困難或因久病而無法參與社群生活的「邊緣人」,都是自殺可能性相對較高的族群。

近年來日本層出不窮的獨居老人自殺案件,就不約而同地指向這種隔絕疏離、獨自抑鬱的狀態。而根據統計,全日本高達近百萬人的「隱蔽青年」或「繭居族」,他們也是這類自殺的高危險群。

相對於前者,第2種為「利他型」(altruistic),指的是一個社會或特定社群的整合強度過大,形成一種對個體的強制責任與服從控制,導致如狂熱信徒的殉教、軍士為了國家榮耀而自裁等。

20170126-SMG0045-001-上班族。(Pixabay)
作者以經典著作《自殺論》將自殺區分為4大類型,「自我本位型」、「利他型」、「脫序型」、「宿命型」。(圖取自Pixabay)

根據調查,在日本,許多經濟拮据的老年人可能會把自殺視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一方面藉此減輕家人長照負擔,另一方面還有可能獲得一筆保險理賠。於是自殺便成了某種「犧牲自己,守護家族」的奇怪選項。

沒有抱怨但生命中只有絕望

第3種則被稱為「脫序型」(anomic),通常發生在社會結構失去穩定秩序或固有文化規範嚴重動搖,例如經濟大蕭條、天災巨變後或政局震盪時,個人因而喪失社會歸屬感或不再相信社會參與的意義,所產生的自殺可能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