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美國商會今(10)日發表「2020台灣白皮書」,盛讚台灣防疫有成,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並且肯定去年提出的建議有11項獲得解決,追平2年前寫下的史上最佳紀錄。但與此同時,美國商會重申對於台灣2025能源政策能否落實的疑慮,「我們擔憂目前仍有跡象顯示,減煤廢核的速度已遠遠超過增氣、展綠的進度。」
美國商會去年發表白皮書時就曾直言,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台灣面臨嚴峻挑戰,雖能刺激台商回流,有助於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稅收及產業整體發展等「好消息」,但該如何化解五缺問題仍有疑義,尤其製造廠區規模龐大的美國商會會員企業,對於未來台灣電力供應是否無虞,「一直抱有深深顧慮」。
今年白皮書中更進一步指出,2020年的總統大選為台灣能源政策劃下了分水嶺,並決定了台灣下一個世代能源政策的走向。長期的爭論與不確定性,隨著選舉的落幕而逐漸明朗化。
美國商會強調,穩定的政策環境有助於鼓勵潛在能源發展投資者做出長期投資,為了在2025年實現再生能源20%、燃煤30%、天然氣50%的能源配比,未來5年將需要以下四大發展面向:
• 安全妥善地將現有核電廠除役
• 大幅減少現有燃煤發電產能
• 大幅增加天然氣進口量以及燃氣輪機發電能力
• 大幅擴展風能和太陽能產能
美國商會指出,上述四大面向皆為相當重大且複雜的工程,且有賴中央、地方、電力使用端、供應商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在不影響可靠性也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這些目標。
即便這四大面向都有所進展,但美國商會擔憂,目前仍有跡象顯示減煤廢核的速度已遠遠超過增氣、展綠的進度,「若在2023年不盡快採取行動確保上述四大面向的進程發展,電力供應將面臨重大風險。」美國商會列出2025年能源政策的實施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
• 台灣迅速提升天然氣發電占比的能力受限於缺乏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設施。儘管台電以及中油都已各自在台中以及桃園開始興建新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但進度不如預期。目前複循環發電機組的規劃進度較為迅速,但仍不確定能否在2025年達到50%的天然氣發電占比。
• 用電大戶擔心目前新能源政策的細節以及實施方式缺乏透明度。若要維持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以及經濟成長,政府如何在未來數年持續保持用電者的信心至關重要。
• 美國商會樂見政府已採行競價制度來發展離岸風電,不過此制度仍需搭配具彈性的在地生產要求,且應盡量在再生能源產業中擴大適用競價制度。
• 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提升將為台灣電網的穩定度帶來潛在風險。正如2019年白皮書指出,台灣必須先投資大型蓄電設施以及智慧電網建設,再生能源方能在總發電量結構中占有顯著比重。達成此建議的成本可觀,且相關技術也尚未成熟。
• 根據剛公布的「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草案,用電大戶將須設置至少契約容量10%的綠電。除非此草案能有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否則將會對在台大型企業帶來相當可觀的成本支出,進而威脅產業競爭力以及未來投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