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人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為美國長年來的種族不平等瘡疤再添一道傷痕,各地連日上演大規模示威,過往種族歧視的黑歷史也一一被翻出來檢視。
美國影音平台「HBO Max」9日便宣布,由於1939年上映的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描寫黑奴的情節過度美化、浪漫化蓄奴制,涉嫌「刻畫種族與族群偏見」,決定將這部經典名片暫時下架,將針對具有歧視情節的歷史背景進行補充說明後重返平台。
Gone With the Wind dropped from HBO Max over depiction of slavery https://t.co/0EYNfSZiom
— The Guardian (@guardian) June 10, 2020
史上最賣座的經典名片
《亂世佳人》這部史詩鉅作改編自英文同名小說《飄》,故事背景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Civil War)時期支持蓄奴制的南方,莊園主之女郝思嘉(Scarlett O’Hara)與白瑞德(Rhett Butler)之間的愛情故事,於當年度的奧斯卡金像獎奪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大獎,更被美國電影學會(AFI)評為史上百大電影第六名。
HBO Max removed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its platform amid growing concerns about racial injustice in the wake of the killing of George Floyd (corrects typo) https://t.co/vqnzHV3Ro1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June 10, 2020
除此之外,若將通膨因素計入,81年前上映的《亂世佳人》仍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但伴隨著本片的巨大商業成功與影史經典地位,電影對奴隸制的壓迫避而不談,甚至用玫瑰色濾鏡描寫黑奴對自己的奴隸身份感到滿意,在奴隸制廢除後仍對原主忠心耿耿的情節,長期以來都受到嚴厲批評。
美化蓄奴歷史的時代產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亂世佳人》片中飾演忠僕「保母」角色的女演員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憑本片成為史上首位獲得奧斯卡提名且得獎的黑人女演員。但諷刺的是,儘管麥克丹尼爾寫下歷史獲得小金人,她在典禮晚宴上卻受限種族隔離政策,無法與其餘演員同席而坐。
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得主里德利(John Ridley)日前就在《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撰文抨擊,《亂世佳人》不只在歌頌內戰蓄奴的南方,「更使令有色人種痛苦不已的刻板印象永存。」
里德利曾以描寫黑奴悲歌的電影《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成為史上第2位勇奪小金人的非裔編劇,他在文中寫道:「本片聚集了當時好萊塢最有才華的一群人,共同締造出感人肺腑卻從未發生過的歷史」,呼籲「HBO Max」將本片撤下。
「HBO Max」的母公司華納媒體(Warner Media)9日發布聲明表示,《亂世佳人》是「(舊)時代的產物」,「片中那些種族主義的描述,無論在當時或今日都是錯誤的。」巧合的是,隔日正是麥克丹尼爾的125歲冥誕。
「我們認為,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將影片保留在平台上,抑或不對那些情節加以譴責,都是不負責任的作為。」華納媒體在聲明中指出,《亂世佳人》將會在加入歷史背景的討論後重新上架,但不會對電影原貌有任何改動,「否則就會像聲稱那些偏見從不存在一樣。」
Here’s my take on @hbomax pulling Gone With The Wind. Hattie McDaniel's final wish was to be buried in Hollywood Cemetery when she died, but it was denied because she was Black. So if you’re upset about a movie stop sobbing, I’m upset about real life.https://t.co/buDL3ZL8hJ
— Ryan Guillory Sr. (@Mr_RyanGuillory) June 1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