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10日刊登重大的考古發現,該研究指出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一個舊石器鳥類雕像可追溯至1萬3500年前,是中國目前已知最古老雕塑品,也成為東亞最古老的立體藝術典範。這個雕塑品不僅揭示中國藝術的起源,呈現與史前時期世界其他地區立體藝術不同的風格,更可能補足人類對史前藝術理解的「遺失環節」,。
中國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占揚教授帶領來自法國、以色列、挪威的專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研究在中國河南舊石器時代的靈井遺址發現的一個1.5公分微型鳥類雕塑,研究人員說這個雕塑是冰河時期狩獵採集者文化的產物,這個雕塑刻劃一隻站著的鳥,創作者當時以不知名哺乳動物燒過的骨頭,利用石製工具,運用磨蝕、鑿刨、刮擦、切割等4種雕刻技術手工製成,創作者格外努力描繪鳥喙與鳥眼,而此微型雕像的保存情況良好。
A Stone Age bird figurine uncovered in China could be a "missing link"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rehistoric art,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 CNN International (@cnni) June 10, 2020
The sculpture is now the oldest known example of three-dimensional art in East Asia. https://t.co/n8pBvjy8sV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發現確定了原始的藝術傳統,並將中國藝術的鳥類描繪往前推了8500年。這個小雕像與西歐及西伯利亞發現的同時期樣本在尺寸、技術、風格方面都不同,它可能是將中國雕塑起源追溯至舊石器時代的遺失環節。」
A miniature bird sculpted out of burnt bone in China around 13,500 years ago is the oldest known figurine from East Asia. #FMTNews #FMTLifestyle #Carving #Sculpture #Miniature https://t.co/H69dJLEJvR
— Free Malaysia Today (@fmtoday) June 11, 2020
該研究共同作者、法國波爾多大學(Université de Bordeaux)德里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指出,該創作者加大此鳥類雕像的尾巴是防止它放在平面上時向前傾斜,顯示創作者對「平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