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揮別藝文紓困2.0的自然人申請類別的此刻,代表著從3月17日到6月10日,這86天以來,從中央主關機關的文化部到民間的各個藝文中介組織無不傾力合作、協助彼此,讓台灣的藝文環境可以在這次疫情衝擊中的災害減至最小,雖然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接下來的工作,除了政府各部門以及各縣市地方政府,甚至是各個廠商、企業都磨刀霍霍的準備迎接百業「振興」外,無外乎就是要記取此次經驗,修正與改進政策,讓未來藝文環境的體質可以再下一波天災來襲時,不再手忙腳亂的度過。
不只是勞健保
從2020年1月21日臺灣出現第一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1月28日出現第一例境內傳染個案開始,1月31日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以下簡稱藝創工會)即在工會群組裡面開始討論相關衝擊與因應的辦法。一直到6月10日藝文紓困的最後一天,工會總計召開了六場北中南紓困說明會、整合各藝文中介組織的建議以及線上問卷收集各方資料試圖給文化部一個比較全面的紓困方向、參與了兩場文化部的諮詢會議。這之間還處理了兩件勞資糾紛以及十場宣導合約與勞保重要性的校園講座,還有更多是利用自身的粉專平台來散發工會對於政府紓困政策的呼籲與各式視覺化懶人包,以及最累也最增加行政負擔的協助「勞動部自營作業者3萬元補貼」會員申請。
藝創工會在疫情期間一直針對藝文環境的自僱者們(自然人)受疫情影響的具體狀況向文化部提出紓困建言,也將政府公布的紓困政策重新編寫成圖文並茂、易於閱讀的版本。自成立以來工會頭次遇到這麼全面性的協助藝文工作者的事件,很多時候光是處理資訊、公告、接受詢問都已經無暇其他,當接下勞動部「自營作業者3萬元補貼」收件工作後更是每天與時間賽跑,深怕耽誤到會員的申請權益。
模糊的身份,認定的困難
此次疫情紓困期間,工會跟文化部一樣是第一次學習著如何因應與協助藝文從業人員的生活困境,從文化部祭出的藝文紓困政策來看,其邏輯是全力支援事業/單位經營者,認為支援他們就可以照顧到所屬的勞工們。但套用在藝文圈裡情況卻可能不大相同,藝文圈的單位經營者大多底下沒有太多的勞工(除了少數幾個大團體以外),很多時候他們本身也會去兼職當勞工,且藝文產業的產品生產者或是藝文內容的提供者(如藝術家、創作者、文創產品生產者)也不全都有立案單位,絕大多數都是屬於自然人的承攬業者,這時候在紓困的條件上,身份認定就會造成困難,文化部也因為這原因而針對藝文圈的自然人們苦惱許久。
由於藝文從業的承攬業務人員身份認定不易,文化部只能透過藝文類的工作契約或約定於疫情期間受影響的承攬人員提出紓困方案,而沒有契約或簡訊邀約證明者則無法申請。在這看似合乎道理的規則下實則藏著政府部門對於藝文從業人員整體從業環境的不熟悉。因為,藝文從業人員為了生活會在其他產業兼職,很可能是餐飲業、服飾業、建築營造業等等,但在其個人的認定下,藝文創作、設計、生產等才是他的主業(但這主業在此時並不是主要的生活經濟來源)。而透過其他兼職來支撐其繼續創作的這種生活模式,是台灣目前很多創作者的必經路程,但在疫情期間,他在其他產業的兼職工作被取消、被延遲,卻無法符合條件成為文化部紓困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