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評:稻江怒吼─教育部該有SOP應對高教退場

2020-06-12 07:30

? 人氣

稻江學生家長及自救會學生11日於教育部前召開「要求駁回停辦,接管稻江,保障受教權」記者會,並下跪陳情。(顏麟宇攝)

稻江學生家長及自救會學生11日於教育部前召開「要求駁回停辦,接管稻江,保障受教權」記者會,並下跪陳情。(顏麟宇攝)

近日教育部並不平靜,因為有抗議人群。上月底稻江管理學院無預警宣佈將停辦,引起稻江上千名學生恐慌、抗議,學生權益是否能、及如何能受到保障,尚在未知之數。不過,未來幾年類似事件肯定層出不窮,教育部該有一個「SOP」面對與處理高教退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稻江管理學院董事會是在5月中突然宣布停招、停辦,5月28日就把停辦計畫書報送到教育部,校內師生事前都毫無知悉,學生憤怒的說:「你能想像嗎,學生居然是在吃飯時看著新聞才知道自己的學校要停辦了,事前一點通知都沒有?」。為此學生組成「稻江學生自救會」,先是6月2日在校門口集會陳情、4日北上召開記者會,11日則包車北上,下午至教育部外集結陳情抗議。

稻江管理學院無法續辦,必須走上停辦退場命運,並不令人訝異;稻江也不是首例,近5-6年左右,先後已經有鳳山、永達、亞太創意、南榮、高美醫護等,或是主動退場或是被動退場,當然,還有「志願降級」從大學回歸專科的康寧大學,及被中信金控接手後才尋得轉型生機的中信管理學院。

而這條高教退場之戲碼,才剛開始而已,未來至少還有十多家、甚至數十家大專院校必須退場;原因也非常單純,就是少子化、招嘸學生沖垮。當然,更該膽顫心驚的是:台灣的少子化仍持續惡化,尚無紓緩跡象,因此高教的坎坷命運是要持續多年。

回到看台灣這條已經走超過20年的「少子化之路」,就非常清楚今日高教困境之由來。從50、60年代每年40萬上下的新生兒數開始,人口盛況走了數30幾年,到90年代前後才掉到每年30幾萬人左右,但之後就快速下滑,1998年首次跌破30萬,新生兒人數剩下27萬,2005年再到20.5萬人此後每年新生兒數就是在20萬上下打轉。

如果細看過去10年的新生兒數字,最低點出現在金融海嘯之後的2010年,新生兒數只有16.6萬人,最高為22.9萬,10年中有4年超過20萬人、另外4年19萬餘人,2018年的18.1萬人已經夠低了,但2019年則再下滑到17.77萬人,悲慘是是下滑趨勢至今尚未看到止跌反轉跡象,依照長期的人口推估,10年後的新生兒數會再掉到15.9萬。

簡單的算術就知道,今日高教容量始於20多年前的大幅擴充,其容量基本上是以當時的新生兒人數為基準;但新生兒人數從每年40萬掉到20萬不到,代表的其實就是有一半高教容量的空缺;原本想靠多招陸生支撐的企圖,在兩岸關係惡化、疫情時對岸更暫停陸生來台,這條路顯然也走不通了。雖然大專院校數不會因此裁一半,但那些後段班、註冊率低於5、6成的學校、科系,大概都難逃退場命運。稻江的停辦,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教育部其實對許多後段班大專院校終究要被淘汰,早早就心知肚明,2013年就已訂出退場機制,之後幾次補充規定、強化「預警」制,不過,從這次稻江將停辦引發的學生抗議等效應來看,雖然說教育部尚未明確表態,但各界對私校退場的機制、學生權益是否能受到保障等是有疑慮,政府是有必要對退場作更完善的規劃,其核心當然是保障學生權益。

根據資料顯示,稻江仍有9億校產,因此並非破產無能再支撐;學生人數仍有1700名,顯然也非學生少到無以維繫課程,因為還有超過10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數比稻江還少。依照校方說法,與教育部限定不能單獨招生、今年要再繳交給台糖20年的租金等有關。

但無論如何,教育部應周全保障學生權益,對已無心續辦的學校,也該有善後處理辦法;如果稻江案不能妥善處理,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因為,未來要面對的局面可能是每年3-5所學校退場,而且時間會長達10年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