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祝融之災 反思台灣文化資產與表演藝術窘境

2020-06-15 05:40

? 人氣

紙風車劇團以「如果大人不能改變現狀,至少要能為孩子做一些事」的初衷,為改善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狀況,走遍台灣所有鄉鎮進行演出,於2006年12月從宜蘭員山開跑,起啓動「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計畫,至2011年12月在新北萬里完成全國巡演,帶給大小朋友們無限的歡樂與想像,並延續著原本的精神,將演出增加為368個鄉鎮市區,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兒童劇團;而綠光劇團則以細膩描繪凡人生命故事的「人間條件」系列觸動觀眾心弦,每每劇作上演都有亮眼票房成績,以筆者多次看人間條件的經驗,總是在劇場內因感動而落淚,卻又能在走出劇場後,擁有力量去抵禦這不盡完美的世界,這就是戲劇的魔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91120-紙風車劇團推動「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教育部長潘文忠、桃園市長鄭文燦、法務部主任秘書楊秀蘭、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任建誠為反毒一同宣示。(紙風車劇團提供)
紙風車劇團以「如果大人不能改變現狀,至少要能為孩子做一些事」的初衷,為改善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狀況,走遍台灣所有鄉鎮進行演出。(資料照,紙風車劇團提供)

回顧近年來表演團隊基地屢屢發生火災,例如2008年「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在一場大火中全毀,當時的文建會也在雲門大火後研議成立「藝文團體急難救助基金」上限兩千萬元,並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以BOT方式使用政府土地設施,歷時七年籌建雲門淡水劇場;「優人神鼓」位於木柵老泉山的排練場自1988年創團後啟用已有悠久歷史,於2008年被列為台北市文化景觀,卻也在2019年慘遭祝融,主建築、兩百多件鼓、銅鑼等樂器付之一炬,目前依然在原地重建中。從這一場場火災中我們可以思考,連雲門舞集、紙風車劇團等國內知名表演團隊都選擇在租金相對便宜的八里落腳,並棲身於鐵皮屋中,更甭提長年居無定所的小規模表演團隊,顯見國內表演藝術團體缺乏完善道具廠庫與排練空間的問題。

上述兩把近期所發生的惡火,受到國人與藝文界高度關注,祝融之災燒毀了歷史建築與劇團廠庫,也反映出台灣文化資產與表演藝術產業的窘境,值得主管機關省思檢討,以策訂更務實可行的精進作為,避免類案再生。

*作者為一個熱愛旅遊與藝文的斜槓榮民,貢獻十餘年青春報效國家,官拜上尉退役,曾服務於國防部政戰總隊文宣、藝工分隊等,目前任職於非營利組織,負責文創行銷、藝術教學工作,經營粉絲專頁《盧凡思先生|美感輔導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