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沒有進行廣泛篩檢,民眾如常過日子,曾爆發疫情的夜店依舊人來人往......」《紐約時報》3月26日刊出的一則報導,開宗明義以〈日本的「抗疫好運」還會持續嗎?〉為標題,也充分體現國際社會的疑惑—在安倍內閣的「佛系領導」之下,日本為何能倖免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失控大爆發?
相隔近三個月,日本的「抗疫成功」故事迄今仍是令外界困惑不已的神話—截至20日止,日本累計17725起確診病例、955人病故,表現勝過多數歐美大國。在這段期間內,日本的疫情曲線於4月份進入高峰,確診數以每日新增數百例的速度攀升,政府也曾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但時序踏入5月後,疫情便開始逐漸趨緩,全境已於5月25日脫離緊急事態,期間未曾發生各界憂慮的災難性爆發。
目前看來,日本似乎在未採取大規模篩檢、亦無實施嚴格封鎖的情況下,成功擊敗了令各國政府疲於奔命的新冠病毒,各界也紛紛對箇中關鍵提出可能解釋,從「室內脫鞋習慣」甚至「說日文噴出的飛沫較少」都各有擁護者,但在先前亦歡欣宣告抗疫勝利的鄰國—南韓、中國—相繼傳出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之際,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日本還能繼續「幸運」下去嗎?
「沒事戴口罩」的習慣救了日本?
「我想很多人都會同意,日本(抗疫)幾乎每件事都做錯了—沒有保持社交距離、並未強制關閉酒吧或卡拉OK,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大眾交通工具仍擁擠不堪......但日本做對了一件事—戴口罩,」美國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學者霍華(Jeremy Howard)向《紐約時報》(NYT)如是說。
「アメリカではマスクは文化戦争の武器になっている。日本では、マスクをするのはあたりまえで、死亡者も少ない」Is the Secret to Japan’s Virus Success Right in Front of Its Face? https://t.co/Kn8BMKNT6v
— 斎藤清二 (@SaitoSeiji) June 8, 2020
《紐時》駐東京分社社長里奇(Motoko Rich)也指出,無論是不想化妝又擔心外界眼光的女性,亦或是感冒也得硬撐著出門工作的上班族,又或者在流感、花粉症流行的季節,地鐵車廂內清一色戴著白色口罩的乘客,口罩早已成為大和民族的日常配備,也讓日本在疫情初期無需如歐美國家面臨「戴不戴口罩」的文化論戰。
里奇指出,「全民戴口罩」是日本最為具體的抗疫手段之一,對於日本民眾而言,戴口罩僅是為了恢復常態需付出的微小代價,儘管安倍政府的「全民每戶發放兩個布口罩」政策因為口罩尺寸太小成了笑話,更被視為當局抗疫不力的印證,但日本迄今累計病例相對少的秘密武器,似乎正是覆蓋在每個人面上的那副口罩。
社會壓力下誕生的「自制警察」
另外也有分析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口中表現亮眼的「日本模式」,實質上利用了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恥感」文化,即便政府公布的防疫措施沒有強制約束力,民眾仍會在周遭高度壓力下遵守相關規範,成為壓低感染人數的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