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五)

2020-07-19 07:10

? 人氣

這樣一來,老毛奇不可能接受瓦德西意見的緣由就很清楚了,他根本不想要一個將重心放在西線的戰爭。德國戰史學家曾分析道,老毛奇指揮普法戰爭時已經70歲,雖然戰場上的勝負很快就決定,但德軍卻陷入長達數月的「人民戰爭」中,讓他感到身心俱疲,也因此不想再度陷入同樣的窘境中。他的政治判斷是,法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實力,會讓德法戰爭沒完沒了地持續下去;但俄國是個落後的亞洲式專制國家,只要能夠在一開始施以重擊,就會瓦解對方的戰鬥意志,然後進入政治協商階段。這個被瓦德西稱為一廂情願的想法,確實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在德國社會中一直有其市場,只要看看納粹德國宣傳機器描繪的德蘇戰爭前景,就可看出偏見是多麼具有韌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00709-林挺生觀點配圖3。(維基百科)
晚年的老毛奇。(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爭論的終止:1886年的戰略轉向

就在參謀本部兩大巨頭繼續上演茶壺中的風暴時,外面的世界發生了更大的變化,也因此成為老毛奇接受瓦德西意見的契機。這些變化是彼此相關連的,軍事與其他領域緊密互動的特質,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

1880年代中期高爆彈藥的出現,是來自技術層面的危機,它讓原本基於要塞防禦能力而設計的作戰計畫全部落伍。所有新軍事技術的應用都帶有兩面性,高爆彈藥的巨大破壞力,對德、法兩國同時造成衝擊,讓攻勢、守勢作戰傾向變得不再確定。原本被視為可能採取守勢的法國,現在也可能先守後攻,這就使得作戰計畫制訂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在戰略層級中最底層的技術層面,儘管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其效果最終還是要上升到戰略層級才能定型。在戰略層級中,政治的影響經常是決定性的。1878年因為巴爾幹的領土糾紛暫時解體的三帝同盟,在俾斯麥精巧的孤立法國外交運作中,於1881年再度復活,俄國被拉攏到德、奧陣營中。法國則因為海外殖民地的擴張,與義大利、西班牙的關係都出現裂痕,必須分兵駐防東南與西南的國界。在這個局勢紛亂的時刻,瓦德西確定東線攻勢作戰計畫絕對派不上用場,但他需要以證據說服一向頑固的老毛奇。

在瓦德西之後接任參謀總長的希里芬,就是這整個研究計畫的負責人,當時他擔任專門進行情報蒐集分析的第三處處長。參謀本部在巴黎負責法國東部鐵路調配的部門收買了一個間諜,他能接觸到法軍的動員與集結計畫。1885年春天,這個間諜將法軍1885/1886年的動員計畫(第六號計畫)交給德軍,希里芬就依據這個寶貴的情資,撰寫了一份敵情研判。報告指出,法軍擁有18個野戰軍與1個陸戰師,合計37個現役師,加上17個後備師,總兵力為54個師。此外還有第19軍常駐阿爾及利亞,1個師駐守突尼斯。若將民兵單位也計入,法軍的戰力超過103萬人,擁有2,514門火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