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二)

2020-06-28 07:10

? 人氣

1871年1月,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正式完成。(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871年1月,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正式完成。(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本文續上篇〈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

社會組織將個人結合起來以完成特定的目標。但是,理性的運作方式絕非理所當然,個人的努力也不盡然能夠力挽狂瀾,外在的環境時常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普魯士參謀本部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誕生,跌跌撞撞經過四十年的摸索,在老毛奇領導之下,準備面對來自險惡國際情勢的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德意志統一戰爭(1864-1871年)

鐵血宰相俾斯麥(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鐵血宰相俾斯麥(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人們談起近代德國統一的故事,總是會想到「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62-1890年執政)。他的聲望雖然歷久不衰,但在那個風雲詭譎的1860年代,即便他再長袖善舞、天縱英才,如果沒有一支鋼鐵勁旅在手,恐怕也是獨木難撐大廈。1850年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聯盟,硬生生地被奧地利給拆散,正應驗了「弱」國無外交的殘酷現實,這裡的強弱,就是軍事實力。俾斯麥不是獨木,普魯士幸運地擁有另外兩根紮實的巨木:參謀總長老毛奇與戰爭部長羅恩(Albrecht von Roon,1859-1873年在職)。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左起為俾斯麥,羅恩,老毛奇(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左起為俾斯麥,羅恩,老毛奇。(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推動德國統一的三場戰爭以丹麥戰爭(1864年,也稱普丹戰爭)揭開序幕。這場持續了18個月的戰爭,普軍動員了65000人,雖然只有一小部分投入戰鬥,但卻造成很大的運輸與補給問題。被徵召的士兵向各自所屬的師部報到,這些單獨行動的師,直到抵達作戰區才被重組為野戰軍。例如第13師,包含517名軍官、15058名士兵、4583匹戰馬、379輛篷車,由2282節車廂,分為42列火車運送。列車從明登(Minden)出發,經漢諾威(Hanover)抵達漢堡(Hamburg),在當地編入第2軍。陸軍採用了新的後勤系統:每名士兵攜帶3天的口糧,尾隨的供應車隊則有3到4天的糧食;機動彈藥車提供彈藥補給並運載較重裝備。戰爭後期,老毛奇擔任普奧聯軍總司令腓特烈・查理王子(Prince Frederick Charles)的參謀長,因優異的計畫與領導能力,成為勝利的主要功臣。此後,在德皇主持的內閣會議中,只要涉及參謀本部業務,他便有權出席。

1864年丹麥戰爭(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864年丹麥戰爭。(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丹麥戰爭暴露出普軍幾個主要弱點,軍隊動員就是其中之一。動員之後,66 %的兵力由後備役組成,現役部隊僅佔34 %,這代表動員的時間會拉長。第二個問題與部隊駐地有關。普軍的駐防相當分散,1850-1869年間,駐地數目由230個增至330個。1865年時,陸軍81個步兵團中,只有29個集中在單一地點,44個來自2個城市,8個來自3個城市。騎兵與砲兵團的情況也相去不遠,只有工兵與鐵道部隊因為訓練的理由而集中在同一地點。當兵力膨脹到60萬人時,部隊駐地的安排愈來愈困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