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史家說過,歐洲創造了五個最重要的組織制度:羅馬教會、英國議會、俄國芭蕾舞團、法國歌劇院、與普魯士參謀本部。任何對近代戰爭的研究,都不能忽略這個由普魯士建立、德國繼承,扮演軍隊神經中樞的重要機構。在參謀組織已成為各國軍隊有機構成一部分的今日,讓我們回顧當年在烽火中淬鍊出的參謀本部原型,應該不只是懷舊復古的情緒,而是推動創新的契機。
生於憂患
十九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徹底改變了歐洲戰爭的性質。拿破崙的新式軍隊橫掃歐洲,造成持續一整個世代的動盪與殺戮。有的史家認為政治社會的變遷改變了法國,也改變了法國軍隊及其戰略與戰術。其他學者則認為技術演進因素更有解釋力:從十八世紀下半起,在火砲技術、軍隊組織、道路修築、地圖繪製上的進步,使得建立、維持、與管理更大而更具破壞力的軍隊成為可能。
過去使用雇傭兵的小型軍隊,在有限的地區進行機動作戰,與一般百姓無太大牽連的所謂「內閣的戰爭」已經退出時代舞台。由法國公民組成的龐大志願軍,在意識形態狂熱的引導下,以更快的行軍速度,更有效率的後勤制度(或更無情地現地搜刮),更合理的軍隊組織,成為歐洲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砲兵軍官出身的拿破崙,特別注意火砲在戰役中的運用,使戰場成為更加致命的鬥爭場域。
當時還只是二流歐洲強權的普魯士王國,在1806年遭拿破崙屈辱地擊敗(耶拿會戰),被迫仰敵人鼻息掙扎求生。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國時,還向普魯士徵兵,讓一群普魯士菁英軍人憤而出走俄國對抗拿破崙,其中包括以《戰爭論》成為西方兵聖的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1806年同時也是普魯士重建新式陸軍的啟始年代,少壯軍事貴族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與格奈森瑙(August Neidhardt von Gneisenau)是這個改革運動的領導人物,也一手催生了普魯士參謀本部。
由一群顧問或參謀協助將領指揮戰事,是與戰爭同樣古老的作法;但將戰爭準備與執行統整在一個現代官僚機構內,則是普魯士陸軍的創舉。關於參謀本部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795年馬森巴赫(Christian von Massenbach)撰寫的一系列備忘錄中。這位曾經在腓特烈大帝麾下效力的軍事思想家認為參謀本部需要具有四項功能。第一,對潛在敵人與可能的戰場進行研究;第二,在承平時期針對可能發生的衝突狀況制訂戰爭計畫;第三,設計一套模擬的工具,針對不同的敵人,不同的戰場環境,進行戰爭過程的推演;第四,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參謀軍官必須定期輪調至野戰單位熟悉基層狀況。馬森巴赫指出唯有如此,才能系統性地進行戰爭,在一定程度上計算各種結果的機率,克服經常破壞軍事行動的突發挑戰。參謀總長要確保戰爭計畫的統一性,應該擁有上謁權直接向國王負責。參謀軍官從所有普魯士軍隊中選拔,以學識、客觀性、創造力、與性格等條件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