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潤生觀點:中美共存共榮之道

2020-07-19 06:20

? 人氣

猶記1989年六四後的12月 10日,鄧小平在北京會晤老布希總統特使時說:「中美兩國以往雖有糾葛,同時也有各種的問題與對問题看法的分歧,但歸根結底,中美兩國的關係必需好起來才行」。

之後40年,中國在世貿組織有利的大還境下逐漸崛起, 中美兩國因總體國力接近而齟齬擴大。爭鬥的範圍,由軍事、科技、地緣戰略至貿易、金融、人權、港、台、新疆與西藏的自治及體制⋯⋯等,幾乎無所不包地全面展開,其間妥協與迴旋的空間可謂愈來愈小,雙方是否仍能在全方位的對抗中「鬥而不破」?實在是對兩個陣營領導階層的智慧、耐力與底氣的絕佳考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若想要根本解決個中問題,或許有賴中華文明所依恃的「中華文化」與西方基督教 「聖經思想」間的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換言之,須視雙方是否能打破其引以為傲並賴以生根立基所形成的那道「牆」。不容否認,那堵「牆」,過去曾是兩陣營自我的驕傲;它確實也奠定了各自民族的生活行為準則,並衍生出一套維持民族尊嚴的法規、 系統、 治理及價值體系,且守護了各自的民族;然而也逐漸形成了民族之間的鴻溝,限制了全球化進程中原本應有的尊重與融合。

勇敢拆毀心中的「牆」,將是後疫情時代兩陣營急需也必需面對的問題。但實際地情況則是在今日高舉基督教文明,以聖經為依據的「五眼聯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以中華文明—以儒家思想為本的中國, 在各自的領導階層中,能有幾位真認識其中的奧秘與真諦?更遑論確實付諸實行。在上執政者不知教化,在下眾人民便謬以千里,這正是今日世局崩裂的原因。

關心世局的人都清楚,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但如何能達到「合」的境地?仍需回到兩陣營的文化底蘊上。如今兩強在科技、軍事、武器及維持其強大所依靠的經濟實力上,幾乎無分軒輊,在伯仲之間。欲分高下,恐怕尚需數十年方見分曉。因此,鬥而不破之局,將是今後國際政治的常態。但究竟何者能夠勝出?或許可從雙方所依恃的文化底蘊上探求。

中華文明歷經三千多年,有人說它是封建老朽,冥頑不化;但它畢竟浸透、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透過所奉行的民俗、信仰、時令、節期,一再影響海内外華人的行為模式,它不會因政黨、政權、體制的一時更替而改變。

須知今日儒家文化,不僅是儒家思想,同時它也融合了道家、佛教的理念,這項融合歷經數千年之久。因此,對中華文化底蘊的瞭解,並把握其中真諦,或者可以跨出心中的這道「牆」。

就如,今日全球各地華人社會, 多少領導階層真正瞭解「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之道?因而選擇力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王道」治國理念。同樣,西方基督教文明,若將新舊約聖經合並計算,亦有 3,500年之久。從摩西五經,至新約各卷書信,一再啟示出「人本之道」。創世記一章即明言人是按著神的形象,照著神的樣式造的,使人能代表神並管理神所造之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