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會議建議採行一院制的國會,每四年改選。總理由國會選舉,握有行政大權。總統也由國會選舉產生,但只是虛位的元首。匈共在圓桌會議後自行宣布解散,不過有一部分人決定另組「匈牙利社會黨」,以便在未來參加選舉,寄望分享政權。匈牙利同樣廢除一黨專制,取消國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中的「人民」兩個字,這兩件事都發生在當年十月,比波蘭早,可謂後發而先至。
但匈牙利遲至次年三月起才舉辦國會選舉。匈牙利社會黨大敗,只取得大約10%選票。不過由於黨派林立,沒有一個黨的席次過半數,最後成立的內閣是由一個「匈牙利民主論壇」(簡稱MDF)聯合其他幾個偏右小黨共同組成的,選出的總理是民主論壇的黨魁,名叫安妥(József Antall)。安妥是領導圓桌會議的關鍵人物,所以備受各方尊重,脫穎而出。
捷克斯洛伐克的「絲絨革命」
繼波蘭及匈牙利之後,捷克及東德也發生革命,幾乎同時,又互相影響。不過由於兩者無法同時敘述,請先說捷克,再說東德。
捷克在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雖然遭到蘇聯坦克鎮壓,知識分子仍然繼續反抗共產黨。一九七五年,東、西歐和美國共三十七個國家在芬蘭簽定《赫爾辛基協議》,其中明訂各國應和平相處,互助合作,准許人民自決,以及尊重人權、自由的原則。不過蘇聯及東歐國家在簽約後大多沒有遵守後面兩個條款。捷克卻有一名作家暨異議分子哈維爾(Václav Havel)從一九七七年起開始推動一項「七七憲章」(Charta 77)運動,要求政府遵守赫爾辛基協議,尊重人權,並發動兩百多位知名人士簽名。哈維爾又寫一封公開信批評社會主義不只導致政治腐敗,也導致人心敗壞。不料捷共總書記胡薩克(Gustáv Husák),以「危害國家利益」的罪名起訴他,將他下獄。哈維爾坐了四年牢,出獄後又繼續投入七七憲章運動。
一九八七年四月,戈巴契夫在擔任蘇共總書記後第一次訪問捷克,並在演講時說,社會主義國家應可根據本國的條件自行選擇發展的道路,蘇聯尊重各國獨立自主;又說,社會主義國家中並沒有哪一個黨可以壟斷真理。這些話等於宣告蘇聯已經放棄布里茲涅夫主義,時間點比戈巴契夫的聯合國大會演講還要早一年八個月。胡薩克因而被迫退休,由年輕的雅克什(Milos Jakes)接任總書記。當初在布拉格之春被迫下台的杜布西克又重新露面,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改革的聲勢於是大漲。
當波共、匈共相繼垮台,柏林圍牆又突然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被推倒(詳見下一節)後,內心澎湃洶湧的捷克學生及民眾再也無法忍耐,於是發起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高喊「雅克什下台 !」「共產黨下台 !」捷共當局派出武警鎮壓,動用棍棒及催淚彈以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卻引發市民強烈不滿,人群因而越聚越多,達到五十萬人。雅克什不敢動用軍隊及坦克,最後只得宣布下台。但憤怒的民眾繼續罷工,堅持要共產黨也下台。捷共撐不住,最後只得宣布將刪除憲法第六條,放棄一黨專政。到了十二月底,哈維爾被推選為臨時總統,杜布西克當選為聯邦議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