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宣稱蠟染工藝「源自中國」 印尼網友怒嗆:何不宣稱「新冠病毒來自中國?」

2020-07-20 09:00

? 人氣

印尼的蠟染工藝歷史悠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pixabay)

印尼的蠟染工藝歷史悠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pixabay)

中共官方通訊社《新華社》12日在推特發布影片,介紹「常見於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工藝—蠟染,並加上「中國不可思議」的標籤,卻戳痛印尼國家自豪感的敏感神經,因而在社群媒體引發軒然大波,數百名憤慨的印尼網友湧入貼文留言,批評《新華社》將源自印尼的蠟染文化據為己有,甚至扯上中印南海主權爭端,直批:「繼我國海域之後,(中國)現在又要宣稱我們的文化也是中國的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新華社》時長49秒的影片中,以英文介紹蠟染為「雲南及貴州少數民族所運用的傳統中國工藝」,在印尼網友紛紛指摘這則貼文涉嫌「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甚至敦促印尼外交部要求《新華社》更正影片內容後,《新華社》隨後發布另一則貼文,改口稱「蠟染(batik)」一詞源自印尼文,但指涉的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皆採用的蠟染技術。」

「《新華社》承認其不知情「batik」一詞來自爪哇語的錯誤,」印尼外交部發言人費扎亞(Teuku Faizasyah)強調,外交當局以非正式管道告知《新華社》此事,並強調印尼蠟染工藝已在200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印尼舉國瘋蠟染

《南華早報》(SCMP)指出,蠟染(batik)源自爪哇語「ambatik」一詞,原意為工匠將蠟液塗抹於布料上的工具,不只是印尼人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更是該國創意產業的發展核心之一。

《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日前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援引官員說法,表示印尼文創產業的出口額逾半來自時裝業,主要貢獻者即為穆斯林女性佩戴的頭巾(Hijab)以及蠟染服裝。

為了推廣蠟染材質的服裝,印尼政府鼓勵公務員每周五穿著蠟染服飾,還將10月2日定為官方蠟染日。包括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馮慧蘭(Mari Elka Pangestu)、財政部長穆里亞尼(Sri Mulyani Indrawati)等高官都時常穿著改良版的蠟染服飾亮相,日本駐印尼大使石井正文(Ishii Masafumi)也因為經常穿著蠟染襯衫拍照,在Instagram吸引許多印尼粉絲追蹤。

 
 
 
 
 
 
 
 
 
 
 
 
 
 
 

Ambassador Ishii Masafumi(@jpnambsindonesia)分享的貼文 張貼

但中印事務獨立研究員馬拉基納(Agni Malagina)則認為,蠟染工藝無疑帶有外國文化的影響,貼上「純印尼工藝」的標籤實在是誇大其辭,並指出在蠟染技術發明的時期,印尼仍由信仰印度教與佛教的王國統治,圖樣也明顯具有中國元素。

印尼反中情緒升溫的敏感時機

任教於印尼伊斯蘭教大學(UII)的外交學者赫馬特(Muhammad Zulfikar Rakhmat)則點出,《新華社》的貼文發生在先前一系列中國引發印尼民情激憤的事件——中印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海域主權爭議、印尼漁工在中國漁船上遭虐死、中國籍工人在疫情中抵達印尼—使印尼反中情緒上升之際。

「在印尼的脈絡下,文化遺產與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認同密切相關,」北京大學東南亞研究的助理教授謝侃侃則認為,《新華社》的貼文「可能出於無意」,而「翻譯上的缺失」卻因為兩國對彼此的文化缺乏理解而進一步惡化,坦言《新華社》影片的用詞可能讓部分印尼人感到不舒服。

從蠟染到椰漿飯 印、馬網友的文化戰爭

印尼國家科學院(LIPI)教授安瓦爾(Dewi Fortuna Anwar)則認為,由於中國也有類似的紡織傳統,印尼網友「出征」之舉可能被視為反應過度,但由於蠟染被視為印尼認同的組成部分,引發如此反彈也屬情有可原。

安瓦爾還補充道,印尼人對於馬來西亞主張東南亞著名佳餚「仁當」(Rendang)來自馬來西亞一事更加不滿。印、馬兩國網友也時常因爭論椰漿飯(nasi lemak)究竟起源何處而掀起筆戰。

其中一名在推特(Twitter)表達不滿,建議《新華社》乾脆宣稱新冠病毒來自中國,因為「目前還沒有國家這麼做」的網友伊梅達(Imelda)告訴《南華早報》,自己無意仇外,但「我們真的準備好發動『仁當戰爭』(rendang war)之類的事,蠟染也同樣適用......印尼人總是為(捍衛)自身在國際上的成就艱苦奮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