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蔡英文時代」真的來臨了!這不是危言聳聽,也絕非是有意吹捧,而是民進黨全代會權力結構改組結果更加確立了「派系共治、權力平衡」的政治方向與態勢,民進黨內沒有任何人或派系可以挑戰或左右蔡英文黨主席的領導決策,也完全沒有足夠的政治能量可以有效「牽制」蔡英文總統兼黨主席的政治統治,更不要說國民黨或其他在野小黨的政治勢力或能力,當然更難影響或制衡蔡英文的「領導高權」,這就是蔡英文如今的領導與統治地位,甚至就某種程度而言,是遠遠超過前總統李登輝「完全執政」時代的統治權力。
民進黨全代會的黨權改組結果,基本上維持了上屆派系共治的政治趨勢,在30席票選中執委當中,泛新潮流系仍有9席,英系6席、正國會5席、海派(湧言會)3席、綠色友誼連線3席、蘇貞昌系統與黃偉哲系統各2席;在10席票選中常委中,新潮流系3席、英系、正國會各2席、海派、綠色友誼連線及蘇貞昌系統各1席。
看起來,這是蔡英文黨主席最想看到的結果,黨內各大派系都有糖吃,但派系權力基礎與結構都難以大到「過半數」的政治操控或壟斷局面,而黨主席蔡英文在總統行政優勢資源的掌控下就能扮演「定於一尊」的左右大局結果,也就能夠讓「派系共治的黨內權力結構」導向「權力平衡」的發展方向,蔡英文黨主席不至於因為某個黨內派系的坐大或結盟合作而形成提早跛腳的政治下場,反而可以在某些重要的關鍵時刻,發揮「定分止爭」的政治效果。
然而,「蔡英文時代」的來臨只是配合蔡英文總統的統治權力所能發揮的領導用人權及國家權力資源分配權的「政治表象」而已,真正的政治關鍵還是在於蔡總統所推動的國家重大施政方向與內容得不得民心?領導用人權所展現的執政能力能否讓社會大眾普遍接受或肯定?以及國家權力資源的分配有沒有公平、客觀或貪腐利益產生的情形?這就是考驗蔡英文總統兼黨主席的視野格局與心胸氣度的「領導能力」問題,是權力,也是責任,是政治評價與社會觀感問題,更是蔡總統的「歷史定位與評價」問題!
以目前最近的政治情況來看,蔡英文政府在防疫能力表現上獲得極高的社會觀感與政治評價,但在紓困措施與振興經濟方面雖瑕不掩瑜,但還是因為在規劃與執行方面出了不少差錯而引發部分民眾或群體的反感;在司法改革方面強行推動「參審制」的國民法官法立法動作,則引發民間司改團體、在野黨與眾多民眾的反彈及抗議聲浪,可能會失分不少;在廢除考、監兩院的憲改問題上,雖然比較容易獲得社會上的共識,但在監委人事同意權審查與同意過程所爆發的政治爭議與對抗紛爭,則留下了政治上較大的遺憾;在領導用人方面,蕭美琴前立委的駐美,劉世忠派駐匈牙利,李應元擔任駐泰國大使,都是難得的好棋,可是還是有些蔡總統、蘇院長的核心幕僚「不安於現狀」,亂搞政府招標資源的搶奪,吃相非常難看,恐怕就很容易應驗了蔡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致詞時的「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可能擔憂情況,已經嚴重影響蔡英文政府與民進黨執政團隊的政治形象,未來是否能夠做好政府清廉形象的政治把關工作,的確令人感到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