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獎入圍者溫又柔專訪:得獎與否都會繼續寫作

2017-06-22 10:35

? 人氣

溫又柔在北投遊覽。(溫又柔推特)

溫又柔在北投遊覽。(溫又柔推特)

第一次入圍日本芥川獎的台籍女作家溫又柔說,從來沒想過能入圍,不論結果是否得獎都會坦然接受,「我確信接下來的人生仍會繼續寫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文學振興會20日公布第157屆芥川獎及直木獎入圍名單,其中第一次入圍芥川獎的溫又柔是台籍日本小說家,出生於台北市,3歲起就隨父母移住日本東京都;她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國際文化學系,2009年得到第33屆昴文學獎佳作正式出道。2016年以「我住在日語」獲日本隨筆作家俱樂部獎。

芥川獎及直木獎7月19日在東京都內舉行評選作業,預計當天晚間公布得獎名單。

溫又柔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能夠入圍芥川獎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拚命完成自己也想看的作品後,能夠入圍是令人開心的。

「一方面很驚訝,一方面也很開心」,她說,隨著自己的作品入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她的作品,「是最令我開心的事」。

溫又柔說,「愈多人知道我的作品,對從心裡需要我的作品的人們來說,也就知道我的這部小說的存在」。

她表示,坦白說,光是被提名芥川獎,「就已經充分讓我感覺到榮譽」,不用說如果真的能得獎,會讓她更有自信,能夠繼續往創作邁進。

不過,溫又柔也說,就算無法得獎,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因為作為自己盡最大努力所寫出的作品,仍感到相當自豪,「我會坦然接受結果,並決心繼續努力寫出更好的作品。也就是說,不論得獎與否,我確信接下來的人生仍會繼續寫作,跟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一樣」。

談到入圍作品,她表示,中文譯名暫訂為「中間的孩子們」,主角是台灣人的母親與日本人的父親所生,然後在日本長大。19歲的她,決心要學母親的語言,於是到上海去學中文。

溫又柔說,主角擁有台灣的根,卻是在日本成長,對於學中文的主角來說,母語跟母國究竟是哪一個?在日本、台灣跟中國之間,在日語、台語、中文及上海話之間,在至少有2個以上國家中間迷惘,要如何找出自我接受及肯定的路呢?

「探索這個過程,是我這部小說想寫的東西」,她表示。

有關自己的成長過程,溫又柔說,父母都是台灣人,她在台北出生,兩歲時父親因為工作關係往來台北東京。由於父親出差機會愈來愈多,留在東京的時間也愈來愈長。因此,父親就把她跟母親接到日本住。

她表示,之後妹妹在日本出生,妹妹出生的那一年,她上了日本的幼稚園,在全都是日本人的環境去體會日語。「我的父母哪一天說不定想回台灣,但是,就我自己來說,等我發覺到的時候,住在日本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對我來說,台灣就是另一個母國。在日本成長的我所寫的小說,在日本被評價後同感喜悅的大家,給予我的溫暖期待與鼓勵,一直都讓我充滿勇氣。」溫又柔對喜愛她的台灣讀者這麼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