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紀州庵文學森林、巴金故居和台灣文訊雜誌社共同舉辦了「巴金和他的朋友們」的圖文展及系列講座,這次甚至將巴金故居裡些許圖片及文獻在台展出,這次圖文展舉辦地點為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本次展期為1個月,從17日展到7月16日。講座17日邀請了巴金故居常務的副館長周立民、中研院中國文哲所教授彭小妍,和日本大學中國文化學科教授山口守,談論巴金的理念及巴金與朋友的交往。
巴金(1904─2005)本名李堯棠,字芾甘,為現代文學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巴金曾在1947年6月來台灣,為了當時在上海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尋覓可能的台北分址外,也拜訪了多位友人,而從巴金晚年的文章可以看出其對朋友和台灣的厚愛。
展覽中許多文獻為首次公開,本次展覽分為兩部分,一是介紹巴金與台灣文學的聯繫、二是巴金與在台友人跨越時空的友情。展覽中呈現珍貴的歷史文獻,展出了巴金和他的朋友們長達半世紀的交往,以及中國一代知識份子的精神追求。
彭小妍表示,巴金的《隨想錄》充分顯示出他是一個追隨真情的五四人。直接的證據是他在「五四運動六十周年」這篇文章中的陳述,「我是被五四運動的年輕英雄們所喚醒、所教育的一代人。今天的我仍像在60年前那樣懷著強烈的感情反對封建專制的流毒」。
彭小妍指出,這句話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不僅可以看出巴金自覺是喝五四奶水長大,更透露出五四運動60年之後,他回顧過去時,用什麼方式來詮釋、理解五四傳統的複雜性。這個複雜性表現在當年知識界有關情感與理性的一場辯證。這個認識論辯證是五四帶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但彭小妍遺憾地表示,直到今天還沒有學者從這個角度來重新認識五四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