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之難能可貴,在於他不只是胡耀邦「和平」遺產的繼承人,提出了中國「和平崛起」的方向及命題,而且他還重視兩岸「一中各表」暨中國內部「和諧社會」的「求同存異」精神。在他主政時期,中共十六大報告「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及發展模式多樣化」的主張被切實遵行,如一本討論「族際政治」(2010年出版)的書就高揚「新的文明觀—在差異中求和諧」,指必須承認不同文化觀和價值觀都有同等「合法性」,才能使各種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及尊重成為可能,「這是在具有文化多樣性世界保持和平共存的先決條件,是一種面對全人類的觀念。」
也正由於胡錦濤的相對寬厚,中國大陸自胡耀邦開啓的思想信仰言論鬆綁,在胡錦濤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不僅思想著作活躍,普世價值也在中國知識份子心中獲得一定地位
不幸,胡錦濤「和平崛起」「(不同文化、族群)和平共存」及「在差異中求和諧」的新文明觀,到了被稱「毛澤東第二」的習近平手中,全被掦棄:對外展開戰狼(攻擊丶報復)外交及強勢擴張;對內則逐一清洗及準備清洗不同族群、制度、信仰,新疆香港及不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都是例子,如同毛澤東當年清洗西藏。連主持民間公平正義的維權律師都發生了全國廿三省範圍的大抓捕事件。更不必說普世價值著作全面下架、「數位極權」全面實施,成為毛澤東2.0。而且不只對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打壓迫害加劇,回復毛澤東時代作風,甚至中國各地佛像石刻及台灣佛教界證嚴、淨空法師等的著作都被下令禁毀。
誠然,中國經過四十年「戰略機遇期」的快速發展,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國際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存底更多年蟬聯世界第一,鄧小平所謂的「有所作為」及江澤民所謂的「大有作為」,都是希望反映本身實力。但和毛澤東、習近平不同的是,鄧小平是指在「韜光養晦」下的「有所作為」,中國反霸而絕不稱霸。依據黨內詮釋,「韜光養晦」就是要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採守勢,避免鋒芒畢露,「有所作為」就是要在國際上樹立起維護和平、反覇制戰的道義大國形象。
習近平(應該說是「中共太子黨」)背離了中國廿一世紀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各種後果已經出現。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最新演說《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即直言,若自由世界不改變中共,中共必將改變我們。他呼籲全世界共組「新的民主聯盟」,反抗中共的「新暴政」。在中共與自由世界進入全面對抗下,四十年來中共受益極大的「戰略機遇期」是否也可能跟著提前結束?
曾是胡錦濤屬意接班人的中共總理李克強最近在中共國務院常務會中有感而發:「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做事一定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這番勸說不知道習近平及中共太子黨聽不聽得進去?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