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屆滿20年,亞洲國家吸取了什麼教訓?

2017-07-03 17:30

? 人氣

不過今天,這些國家當中的大多數再次成為亞洲最為強勁的經濟體系。那麼,他們作對了哪些事?汲取了哪些經驗教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先,放棄固定匯率制,這一點非常重要。泰國、韓國、印度尼西亞都看到,危機中,他們的半固定或者固定匯率制受到貨幣投機者的挑戰。危機後,這些國家採用貨幣自由浮動制,允許市場決定匯率值,不給投機者插手的動機。

第二,整頓金融體制。危機之前,印度尼西亞壞債達到30%,現在只在5%左右。如果外幣債務過高,外幣貶值時,還債的付出水漲船高。還不起債時--如同危機期間,整個金融體制走向崩潰。

最後,保持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透明度同樣非常重要。危機前,許多受衝擊的國家都不夠透明、容易導致裙帶資本主義。

金融危機不僅震撼整個東南亞,還波及其他國家。(BBC中文網)
金融危機不僅震撼整個東南亞,還波及其他國家。(BBC中文網)

下不為例?

後來雖然有所改進、比如印度尼西亞從獨裁走向了民主,但是許多亞洲國家內部仍然存在固有問題,權貴階層管控商業運作方式。

正是1997-199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讓我下決心選擇了記者職業,具體說,商業記者。我想知道,為什麼沒有人發出預警呢?

危機之後這麼多年,亞洲已經出現不小的改觀。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現在亞洲國家狀況比從前好多了、更有可能預防和抵抗危機的重演。

但是,真正的風險依然存在。比如,韓國的財閥文化仍然有待全面改革;泰國現在是軍人掌控政府;馬來西亞政壇頻爆腐敗醜聞,總理也捲入其中;我的祖國印度尼西亞,近來宗教對抗問題越發嚴重。

這些國家的產出加在一起,佔據亞洲整體GDP的至少四分之一。警示,顯而易見。

當時馬來西亞沒有接受國際救助,因此也沒有必要經歷痛苦改革。(BBC中文網)
當時馬來西亞沒有接受國際救助,因此也沒有必要經歷痛苦改革。(BBC中文網)

背景資料: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7月初泰銖貶值在整個東南亞引發貨幣貶值潮。最開始這僅被看作一場地區性危機,到10月演變成世界性問題。

泰銖是國際投機資本率先攻擊的對象。此前幾年,泰國大手筆投資導致債務高漲。當時另外一個因素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亞洲小虎原來的出口市場被中國佔領,他們除了貶值保住競爭力之外,別無選擇。

當年10月,國際炒家開始對港幣發起大規模攻擊,香港及世界各地股市出現暴跌;隨後危機蔓延至韓國,韓國被迫手捧「討飯碗」前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借到570億美元。

11月,日本最大、最著名的經紀商之一「山一證券」宣告倒閉。

韓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救助後國內大幅度削減預算。(BBC中文網)
韓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救助後國內大幅度削減預算。(BBC中文網)

轉年伊始,東南亞各國貨幣出現新一輪下跌。部分原因是印尼的緊縮預算案被指經濟改革幅度不夠深。這導致人們對印尼貨幣的信心完全崩潰,將印尼推入30年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印尼盾跌創有史以來最低。至此,從97年7月以來,該地區許多國家的貨幣已經貶值30-50%。

除韓國外,印尼、泰國、菲律賓都從IMF申請救助貸款,但是IMF要求各國政府推出嚴格的經濟改革作條件。這劑苦藥迫使各國推出痛苦的經濟改革政策,導致公司、銀行倒閉、失業率上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