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陰影中的童年,歐洲猶太人的宿命
1927年7月13日,法國國慶「巴士底日」(Bastille Day)的前一天,韋伊誕生在地中海岸尼斯(Nice)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本姓雅可布(Jacob),父親安德烈(André)是知名建築師,母親伊鳳(Yvonne)則為了成家被迫放棄成為化學家的夢想。
當時歐洲社會反猶太氣氛日益險惡。二戰爆發,法軍潰敗,納粹在法國建立傀儡性質的「維琪政權」(Régime de Vichy),韋伊一家人雖然早已世俗化,一度避居義大利,但仍然被迫向維琪政權惡名昭彰的「猶太人檔案」(Jewish file)登錄資料,噩運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
韋伊勉力完成高中學業,對於進大學還抱持著一絲希望。但是1944年3月30日,納粹蓋世太保(Gestapo)逮捕了韋依的父親、母親、哥哥尚恩(Jean)、姊姊瑪德琳(Madeleine)。韋伊另一個姊姊丹妮絲(Denise)因為參加反抗軍(La Résistance)暫時逃過一劫。
「我被丟進一個死亡、羞辱、野蠻的宇宙」
父親安德烈與哥哥尚恩與其他法國猶太人被送上一列開往波羅的海地區的「73號列車」(Convoy 73),在從立陶宛轉往愛沙尼亞的過程中留下記錄,之後音訊全無,屍骨不存,沒有人知道他們最後去了哪裡。
韋伊與母親伊鳳、姊姊瑪德琳搭乘擁擠惡臭的運牛火車,來到位於波蘭南部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以韋伊的年齡,原本會被立刻送進毒氣室,她謊報年齡才逃過一劫。她跟其他女囚犯一樣,全身從頭到腳體毛剃光,手臂烙上號碼,從此她不再是西蒙.雅可布,而是「78651」。
60年後,韋伊回憶:「我被丟進一個死亡、羞辱、野蠻的宇宙……到今天我還會想起那些景像、氣味、慘叫、羞辱、毆打,還有在火化爐濃煙中化成鉛灰色的天空。」二戰期間的法國政府,至少將7萬6000名猶太人送到納粹手中。
「妳太美麗了,不應該在這裡死去」
集中營裡一個管事的波蘭婦人對韋伊特別疼愛,告訴她:「妳太美麗了,不應該在這裡死去。我會想辦法幫妳找一條生路。」婦人說到做到,安排韋伊和母親、姊姊到集中營外一家西門子(Siemens)工廠工作;韋伊後來又被分配到納粹黨衛軍(SS)營區的廚房工作,讓她可以偷一些些食物。
隨著蘇聯紅軍節節進逼,納粹開始清空奧斯威辛集中營。1945年1月,韋伊和其他還沒被折磨至死的囚犯踏上「死亡行軍」,前往位於德國西北部的伯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Belsen)。同年4月15日,英國軍隊解放這人間煉獄,但是韋伊的母親沒有撐到那時候,她在一個月前死於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