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清朝最窮酸皇帝是他!皇子晚餐塞燒餅果腹、皇后慶生只能吃大滷麵

2020-08-14 19:45

? 人氣

道光皇帝可以說是節儉出名。(圖/維基百科)

道光皇帝可以說是節儉出名。(圖/維基百科)

雖經歷了各種衝擊,嘉慶帝小心翼翼的操控著大清這艘巨艦,總算在風浪之中停泊靠岸,將它順利交給了兒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前往木蘭圍場,七月二十四日抵達熱河。次日嘉慶照常批閱奏章,接見群臣,不料當晚在避暑山莊突然駕崩,隨後道光帝繼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道光接班後,面臨著千瘡百孔的局面:百姓普遍貧困,「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者」,財政岌岌可危。中國經濟在十九世紀出現重大逆轉,從十八世紀的長期繁榮,轉入十九世紀中期以後的長期衰退,此逆轉始於道光朝,因此被稱為「道光蕭條」。道光蕭條原因複雜,根據李伯重教授的研究,道光時代,全球氣候劇變,低溫導致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季風停留並交鋒,降水量增加。頻繁的水災,既使政府在河工上的開支激增,也使農業產量下降,這又加劇了蕭條。焦頭爛額之中,道光帝還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那就是跨海而來的歐美列強。

錢到哪去了? 打仗、河工,還有貪腐

一般而言,清宮的收入主要來自地丁(按:按照土地和人力進行徵稅)、漕糧(按:供應給京城的稅糧)、鹽稅、關稅及雜稅。地丁銀是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占七成之多。但道光一朝,從來沒有徵收到足額的地丁銀。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十月,各省地丁銀拖欠達兩千三百九十萬餘兩之多。其他各類收入中,關稅大約每年在四百萬兩至五百萬兩之間,捐納銀收入則搖擺不定,最多時有兩百萬兩,少時幾十萬兩。道光年間財政吃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內外用兵,二是治理河患,三是戶部貪腐。軍費開銷,僅鴉片戰爭一項,就至兩千萬兩。鴉片戰爭後,不管有沒有打仗,各省都借整軍備戰之名,大肆擴充軍備,建大炮、造地雷、仿洋槍、練水師、製戰船,忙得不亦樂乎,借此虛報開銷,中飽私囊。然而「所造大炮戰船,均不適用」。鴉片戰爭後賠銀一千四百七十六萬兩,加上戰爭中各地給英軍的孝敬銀、贖城銀、犒師費,開銷在三千八百萬兩左右,這相當於清宮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軍費開支驚人還有個數,而河工開銷則是無底洞。道光朝恰好碰上了多災多難的時代,水災頻繁。黃河、淮河、永定河,各地河流不斷潰堤,道光三年(1823年)的一次水災就影響到九省三百個縣,搞得道光「夙夜焦思,難安寢饋」。為了治理河患, 朝廷在河工上投入了巨額銀兩。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治理河患的開銷達一千一百九十萬兩,此後每年正常開銷在五、六百萬兩之間。

河道與漕運捆綁在一起,治河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保證漕運,以源源不斷的為京城輸送糧食。為了管理河道,清代設置了南河河道總督與東河河道總督,均為正二品大員, 分別管理江蘇省內與山東地方上的河道事務。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後,河道總督均為穆彰阿的人馬所把持。穆彰阿早年主持過漕運改海的試驗,知道經海路運輸的優越性。但他把持大權後,卻以祖宗成法為由,反對「改漕入海」,以保證黨人們的利益。於是無數的銀子,被注入了滾滾的河水之中,肥了一批批私黨。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