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十一月是聯合國頒布《兒童權利公約》三十周年,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我是兒童,我有權利」主題特展。一走進展區,映入眼簾的即是柯札克(Janusz Korczak)的生平介紹,令人不禁好奇,他是何方神聖?
死於毒氣室的波蘭兒童人權之父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柯札克的名字,為了認識他,我在圖書館的親子區(小學畢業之後再也不曾走進的地方)找到一本繪本《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故事》。一八七○年代末期出生於波蘭華沙猶太家庭的柯札克,小時候曾在路上遇見又窮又餓的孤兒,心生不捨,便立志成為一個為孩子們創造美好世界的國王,讓世界上不再有貧困飢餓的孩子。
本職是兒科醫生的柯札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為猶太兒童成立孤兒院,鼓勵他們發行報紙、選舉議員、開設法庭,在艱困的時代仍信任兒童的自治能力,尊重兒童的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積極奔走募款以維繫孤兒院的運作,甚至為了陪伴孩子而拒絕離開猶太人隔離區,最後與兩百多個孤兒院的孩子於一九四二年一起被送進納粹滅絕營的毒氣室。
柯札克著作等身,他曾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寫成《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也融合了政治、人權、民主、戰爭等主題寫成《麥提國王執政記》與《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兩本兒童青少年小說。而他在《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假想自己變回小男孩,帶著成人的經驗省思自己的童年回憶,藉此提醒大人教養小孩時應有的同理與尊重。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則收錄了他離世前三個月的日記與隨筆,相較於前幾本書,本書顯得組織鬆散,沒有特定的論述主軸,不是柯札克「想什麼」、「做什麼」,反而是他「如何想」、「如何做」的心路歷程。正是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許雪姬所言:「日記最能反映記主的內心世界,是最貼近當時記憶的紀錄。」
什麼是貼近當時記憶的紀錄呢?柯札克寫到:「最恐怖的是,大部分孩子的求生本能都變弱了。他們對寒冷和飢餓沒有反應,他們氣呼呼地,光著腳,只穿一件襯衫就坐在沒有生火的房間,或是坐在樓梯上。不想吃難吃的食物——於是放棄了進食。」私人的日記是平民觀點的歷史素材,足以應證大歷史,甚至彌補大歷史的不足。
對大人刻薄、渴望自殺的聖人
那麼柯札克的內心世界又在想些什麼呢?「我其實沒那麼冷靜。但是我對那個不聽話的病患大吼,威脅要把他丟下樓梯,這證明了我身為舵手的自信。」不對啊,作者不是才說要讓兒童免於不安與恐懼嗎?這裡特別標示出作者的言論與想法,並不是要批評或苟同,而是他的坦承與反詰,正帶領讀者領略戰爭的惡孽與苦澀,也是一種大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