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人權運動鬥士在遭政府長期囚禁之後, 罹患末期肝癌,13日溘然長逝,舉世震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出專文,語重心長指出,中國希望世界忘記劉曉波其人與他的信念,但西方國家必須打破沉默,阻止中國迫害異議分子。
7月13日,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在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因肝癌末期病逝,享壽61歲。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可能劉曉波三個字非常陌生,但對為了民主不斷奮鬥、抵抗共產黨暴戾專政的中國異議人士與運動者來說,劉曉波三個字可說是如雷貫耳。他畢生致力追求自由、主張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在國際的聲望與蘇聯氫彈之父沙卡洛夫(Andrei Sakharov)與已故人權鬥士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比肩。他們三人都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卻也被當權政府關進監獄。
劉曉波原本是一名大學講師,專長是文學與哲學,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示威及中國當局的血腥鎮壓,使劉曉波從學術活動轉向人權運動。2009年,他因起草宣導民主改革的《零八憲章》,被中國政府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11年有期徒刑。《零八憲章》係受發表60週年的聯合國(UN)《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與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反體制運動的七七憲章(Charta 77)啟發,明確指出中國有義務確保公民享有基本人權,要求修改憲法、三權分立、直選立法機構、保障人權等等。宣言發布以來,有上萬人簽署《零八憲章》,其中包括著名異議人士與學者。
6月劉曉波因確診肝癌末期保外就醫,但家屬送劉曉波出國治療的願望被中國當局拒絕。就算在醫院裡,他仍然被嚴加看管,病房四周時刻有人站崗,網路上任何表達同情的訊息都被抹去,家屬更被下達封口令,不得對外發言。劉曉波妻子劉霞更已被中國當局軟禁長達7年,封鎖對外聯繫。中國希望讓世界忘記劉曉波其人與他的信念,這個願望在共產黨政府的強硬手段下,極有可能成真。
礙於中國經濟實力,西方對中國人權議題影響有限
長久以來,西方國家一直姑息中國對待異議分子的殘酷方式,充耳不聞。1980年代,當中國開始對外開放,經濟高速成長時,西方國家仍與蘇聯對峙,渴望獲得中國的支持,而不怎麼關心中國的政治犯。
1978至1979年間,中國曾有一段短暫政治自由時期,許多人在北京西單民主牆上貼大字報、辦刊物、集會討論,公然批判文化大革命的失敗,但很快地,政府開始取締、鎮壓「民主牆運動」,編織各種名目逮捕、拘審異議人士,其中包括前後遭判刑近30年,流亡海外的魏京生。對當時的西方領導人來說,為了這些異議人士而惹主張改革開放的鄧小平不開心,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