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境都如好幾年前之預言發生中。如果PM2.5真如歐盟等大型世代研究所判定,是造成肺腺癌的主要原因。未來中南部民眾之肺腺癌將超過北部,中南部有一千萬人口,除非我們可以改變命運。而軌道建設是改變命運最重要的兩步驟之一,另一是無煤家園的推動,以提供乾淨之電力。
迫遷及最後一里路
另以道路服務水準而言,每單位面積之道路服務水準,軌道運輸是高於車輛(圖三)。也就是以同樣服務水準而言,道路建設之迫遷戶數會高於捷運或輕軌的。除此之外,當台北市興建捷運時,並没有發生大規模之迫遷。如台北木栅線,其是在既有道路空出兩線來作高架式的捷運。圖四亦可以看出如台中市之六線道之文心路只要拿出二線道就可以用來興建捷運了,而烏日至彰化段則可以利用既有鐵路立體化來作捷運。更重要的是目前台灣之車輛道路建設已非常密集了。但對不會或不能開車之老年人及學童是不方便,我們應該開始提供中南部不能開車族群更好行的服務。無論輕軌或捷運絕對比巴士舒適,且更重的是準時。當然輕軌或捷運的確會有最後一里路的問題,但這最後一里路,即使要70歲之老人來開車,問題亦會比要求他,全程從南投開到台中要安全的多。
建議討論軌道運輸之必要性,大家不要只考慮財務之可行性,也要將社會成本納入,甚至市民之健康及老人行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考量。當然整個預算之編列,執行是需要更細膩的。
*作者為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