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的台灣不能再用威權時代的政策推動方式,不過,民主也不能當做不建設台灣的藉口。若要持續推出前瞻性的建設計畫,就需一個符合民主精神與效率要求的決策模式。
立法院為了前瞻計畫預算又打成一團。「觀眾們」(也就是納稅人)可以很厭惡而無奈地咒罵聲「無聊!」「國會空轉」,然後掉頭不再理會這齣上演了逾二十年的肥皂劇,但也可以耐心一點,去推敲一下為什麼這個難看的戲碼會一直上演?
打架是在野黨理性的抉擇
國民黨在前瞻計畫預算審查上,先是要閣揆林全到立法院報告又不讓他上台,之後爭議著到底誰才能當審議此預算的委員會召委,這些都是在技術問題上杯葛。民眾不會有耐心去搞懂到底他們杯葛的依據是什麼,到底召委是怎麼排的。
那麼國民黨為什麼不理直氣壯地在質詢、辯論時,讓官員或敵對的執政黨議員無力招架、啞口無言?
有人批評國民黨立委不做功課,沒有能力強力質詢對手。這也許是部分事實,但也不能忽略國民黨籍立委中還是有熟悉財政議題者,例如曾銘宗、賴士葆等人。難道他們不能對前瞻提出有力的針砭嗎?
先從制度設計來看。當執政黨決心要讓前瞻預算儘速過關時,在執政黨人數優勢下,質詢、辯論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一方面台灣國會沒有關於「冗長辯論」(filibuster)的制度設計,議員發言還有時間限制。當人數居多數的執政黨停止討論動議一出,進入表決國民黨必敗。這時候只有全武行上場,「留下歷史記錄」,向選民交待而已。
其實這種場景在國民黨執政、掌控立法院時也一樣上演,當時人數居弱勢的民進黨看大勢以去,也是一樣丟杯子、砸椅子或勒脖子,不然就是文明一點,集體退席不參加表決。對在野黨而言,看似不理性的打架其實是他們理性的抉擇。
批判「前瞻」還能為前朝辯護嗎?
而做為民進黨「具有競爭關係友黨」的時代力量,既不能像國民黨般「暴力」,也不能全面護航執政者,只得苦口婆心地請求兩黨不要打架、不要表決而要實質審查。
國民黨杯葛前瞻,一旦民進黨強行通過,國民黨有辦法把自己塑造成壯烈的英雄?或者讓對手像審服貿案時「三分忠」的鴨霸形象、進而引發民眾同仇敵愾?恐怕很難。因為「前瞻」的本質太像國民黨執政時的「愛台十二項建設」與「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兩者一樣都是沒有全盤規畫、拼拼湊湊出來的,也都以特別預算推動。
更重要的是,兩者的邏輯也是一樣:中央需要把預算投到地方執政縣市,如此地方政府才能藉著金脈牽動人脈、做出政績、鞏固樁腳、吸引選票。當年國民黨立委們全力支持八年政府要出資二兆五千億元的「愛台十二項建設」以及四年五千億元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依同樣的政策邏輯,如今國民黨很難反對八年八千八百億元的前瞻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