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迪士尼電影《花木蘭》(Mulan)9月4日在台灣上映。不過,因為電影女主角美籍華裔演員劉亦菲,2019年在香港示威期間高調在微博支持香港警察,引發聲援香港示威的台灣網民,以及已解散民主派組織「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人發起抵制該片的行動。
不過該片台灣票房亮眼,似乎顯示台灣民眾接受了《花木蘭》。
此外,由於該片上映後被人發現在影片片尾感謝名單當中,出現新疆公安單位而引發爭議。然而,在網路上的抵制行動似乎未達預期效果。
不過,9月17日該片會在香港上映,外界關注屆時抵制行動能否受到香港民眾的關注。
台灣票房亮眼
《花木蘭》在台灣上映至今已經累積三千三百多萬新台幣(約870萬港幣)票房,是台灣本周「新片」冠軍,僅次於英國名導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片《天能》(tenet)。
台北知名電影發行公司主管白先生 (經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解釋,雖然台灣疫情管控得宜,但戲院仍受很大的影響,比起2019年,戲院今年掉了三分之二的票房收入。因此他認為,《花木蘭》上映後在幾天內有三千萬新台幣的票房,戲院該算滿意:「以戲院經營者的角度來說,並不希望任何一部電影被抵制,這個票房,對戲院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白先生說,他認為進戲院看《花木蘭》的觀眾,多半是家庭觀眾,而非對於電影爭議略知一二的台灣年輕人。他表示,因為此片在台灣只要六歲以上都可進場。加上台灣疫情控制得好,公眾場合譬如戲院或演唱會都持續開放。
受肺炎疫情影響,迪士尼在今年8月4日宣佈《花木蘭》不會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戲院上映,而是在線上影音平台上架。
但是,根據美國電影網站統計,《花木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都是冠軍,打敗同期間上映的《天能》。
劉亦菲撐港警引發抵制
這部號稱上億美金製作,網羅知名華裔演員鞏俐等人加入的電影,在2019年8月華裔女星劉亦菲在微博聲援香港警察之後,開始引發爭議。
去年8月,香港因逃犯條例修訂的示威運動,正在延燒。8月14日,劉亦菲在微博轉發中國官媒《人民日報》貼文,貼文並有「我也支持香港警察」,「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 等網路標籤,並有英文寫道「What a shame for Hong Kong」(香港事件令人不齒)等字句引發支持香港示威的民眾抨擊。
#BoycottMulan how tone deaf do you have to be to support police brutality when you just filmed a character who is supposed to stand against oppression in its raw form? Pound sand. pic.twitter.com/Ug8pfh3JPN
— Tom S. Foolery (@foolery_s) August 16, 2019
《花木蘭》原定今年3月在全球上映,受疫情影響延期到9月開始在串流平台以及台灣等戲院上映。上周末,香港已解散民主派組織「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在推特英文發文呼籲抵制《花木蘭》。
他說:「因為迪士尼向北京叩頭,劉亦菲公開且驕傲地支持香港警暴,我懇求所有信仰人權的人抵制這部電影」。他並在推文中加上了「#BoycottMulan」的網路標籤。
黃之鋒貼文獲得與香港有「奶茶聯盟」,亦即由台灣、泰國等地青年人組成的網路社群的響應。推特上出現不少中泰英等文字的推文,呼籲抵制《花木蘭》。
This film is released today. But because Disney kowtows to Beijing, and because Liu Yifei openly and proudly endorses police brutality in Hong Kong, I urge everyone who believes in human rights to #BoycottMulan. https://t.co/utmP1tIWNa
— Joshua Wong 黃之鋒 (@joshuawongcf) September 4, 2020
今年二月,劉亦菲接受美國雜誌《好萊塢報導者》訪問,她除了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之外,在談到被抵制的事情時說,「這顯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況,我不是專家,我希望一切可以很快獲得解決,這是個很敏感的事情」。
《紐約時報》影評也給予這部片好評,稱其忠於女性自主,勇敢面對傳統文化及社會束縛。
台灣網民反應不一
《花木蘭》在台灣首周票房亮眼,引起網路抵制為何沒有奏效的爭論。
白先生告訴BBC中文稱,網路抵制多半只在同溫層發酵,抵制訊息未必能散播到在同溫層外:「有些朋友真的還在問我說,劉亦菲發生什麼事了?」
此外,根據台媒報導,也有台灣民眾說「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不認為只是因女主角劉亦菲公開支持暴力鎮壓的香港警察,就不去看這部電影。
台媒「東森美洲電視」在美國專訪劉亦菲表示,此片是一個關於愛與勇氣的故事。將小愛的孝順化為大愛。同片的知名華人影星李連杰說,《花木蘭》啟發年輕人勇敢面對東西文化的交會,有勇氣地闖蕩世界。
「不過就我個人來說,這幾天聽到該片與新疆公安有關,對我個人來說,我自己反而會開始考慮要不要買票去看,」白先生補充。
台灣知名臉書群組「不禮貌鄉民團」對於《花木蘭》》獲得全台當周新片冠軍感到驚訝,之前發文直呼,「傻眼了......香港朋友們,真的很抱歉。」
許多台灣網民也指出,明星參與政治,不代表她們在台灣會失去支持。
舉例來說,前幾年譬如林心如與霍建華夫妻,2016年就因為南海仲裁案,在微博響應「中國,一點也不能少」的貼文運動,該貼文將台灣視為中國一省,引發台灣網民批評夫妻二人。但是,林心如之後在台灣仍受歡迎,並繼續申請台灣文化部上千萬台幣補助其影視作品。
曾遊走兩岸,在電視製作公司工作多年的主管「朱蒂」(Judy,經要求化名)對BBC中文說,由於害怕台灣藝人失去中國大陸市場,台灣經紀人會審慎地選擇劇本或導演等等。此外明星要在社交網站貼任何文章,她與多數經紀人都會討論,盡量不要觸碰到政治,以免被小粉紅貼上「台獨」標籤,失去在大陸的工作機會。
新疆爭議再起
此外,亦有網友發現,《花木蘭》電影片尾字幕特別標明致謝中國新疆吐魯番公安局,以及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國際新疆問題知名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對BBC表示,吐魯番公安局是新疆「再教育營」的負責管理單位。
他還說,中國共產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是負責國家宣傳的部門。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考慮對來自新疆的部分或全部棉製品實施禁令。美國希望就涉嫌侵犯人權的行為懲罰北京,最快在本周會採取行動。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中國棉花生產佔全球產量的20%,而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的85%。中國既是第一棉花生產大國,也是第一棉花進口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