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不用表決的議會?民主素養的再教育

2017-07-29 06:00

? 人氣

筆者指出,「民主」應該是個好東西,因為所謂民主,顧名思義,就是民眾當家作主,民眾應該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宰。(資料照,王彥喬攝)

筆者指出,「民主」應該是個好東西,因為所謂民主,顧名思義,就是民眾當家作主,民眾應該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宰。(資料照,王彥喬攝)

涂醒哲屢次推動嘉義市府組織改造,議員竟未經表決即否決,原來臺灣還有不需表決的議會?這種舉動不僅藐視議會殿堂,甚至間接連累主席要承擔責任,更大為戕害了臺灣經年累月的民主價值,或許涂醒哲還有一種被多數決「霸凌」的無奈。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因應民眾的需要,並堅守「互相尊重」的民主原則。尤其近來立法院「又」因前瞻計劃鬧得雞犬不寧,不免令人感嘆:政治人物往往是最需要「再」教育民主素養的一群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民主是可貴的,不過實行的方式常因政治意識型態而有異,嘉義市府組織改造案即為一例。顯然臺灣有很多問題是因「民主」而起,民主化賦予了民眾選擇政黨、領袖的權利和機會,卻並不能保障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民主化也不能保障國家政策的制訂和執行會最優化,甚至不能保障國家不會步入危險。因為,民主選擇的過程由於受民眾和領袖素質、訊息傳播、經濟形勢、國際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最後的選擇雖是自主的,有時卻接近於賭博,而這一賭有時就是四、五年,或近十年,足以使國家喪失很大的機會或步入歧途難返。例如川普的當選,表面上是歐巴馬政策的失敗,其實真正變化的是選民而不是歐巴馬,問題在於:是上次選擇歐巴馬正確還是這次拋棄歐巴馬正確?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選民的選擇決定了國際政局。選舉之後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後果,需要很多國民來承擔。

但按理說,「民主」應該是個好東西,因為所謂民主,顧名思義,就是民眾當家作主,民眾應該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宰。如同嘉義市府組織改造,該不該辦,該怎麼辦?都可聆聽民眾的意見,問問民眾喜歡不喜歡,同意不同意?又如握有公權力的公僕(官員)損害甚至踐踏了公權力或民眾的個人利益,該不該處置、如何處置?也要向民眾公開,看是否依規依法公正處置?概言之,即政府辦任何事情都能以絕大多數民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如真能這樣做,民主當然就是個好東西。只是嘉義市府組織改造屢被退回,顯示臺灣的民主在某些時候仍有弊病,一些上位者有心術不正之嫌,或是只為自己或特殊群體的利益服務,不能做真正的民代。

民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機制,自由是指人的一切合法行為的自主權,平等是指人的權利相同、機會均等。自由、平等是人類本性的要求,而民主是這一要求的保障機制,民主的目的就是保護人權。因此民主是文明主流,但民主不可能是萬能的,民主賦予的是讓人有選擇的權利,有不少問題反而因民主而變得更難辦,有些是民主必要的代價,有些是民主本身的缺陷。美國和臺灣的民主都出現了問題,使不少人產生了對民主的困惑,因為有些缺陷是本應當避免的,民主的捍衛者不能迴避這些問題,需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改良、提升民主品質。

誠然任何制度下都有腐敗,但民主國家出現的通常是個體腐敗而非集體腐敗,即使出現個體腐敗,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媒體及時揭露,並通過選舉更換他們,這樣腐敗可以得到及時有力地遏制。嘉義市府組織改造多次被退回,某種程度而言,讓人感到議會已將民主扭曲為「多數暴力」。涂醒哲對改革有所堅持,卻因杯葛,常使改革方案胎死腹中,難道民主在「民主聖地」的嘉義已是一個笑話?

在選舉場合中,候選人朗朗上口的口號,總不離「民眾最大」、「由民眾作主」。多年來部分民代一連串荒誕不經的言行,使人質疑:臺灣是否已成為有選舉的「假民主國家」?民代服務的理念,不是「不分藍綠」,而是「不分選票」,即使是因政治理念因素而未必認同的政策,亦可放寬胸襟傾聽、了解,納入問政的參考。如果不採取排斥法,那麼很容易發現:此為另一種開拓選票的方式,甚至有機會將原本未支持自己的選民,轉變為支持者,既能貢獻於社會,又能贏得民眾的尊重。  

*作者從事製造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