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二次臨時會審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結果從院會付委打到委員會審查,最後在「水球混仗」下,民進黨以表決優勢,將全案送出委員會,換言之,前瞻第一期預算,在雞蛋麵粉齊飛下,未經一言一語一字一句之「審查」,即將進入院會,進行二、三讀,相同的場景再演一次,這個被罵翻頭的「特別預算案」仍將 「依例通過」之,而且,沒有任何刪修。
這正常嗎?
國會打架三十年 立法院要拿幾次搞笑諾貝爾獎?
在台灣,國會打架從來不是新鮮事,上個世紀的立法院,從逼退老委員、反軍人干政、核四特別預算案…,無一不可打,第一件立委呼立委巴掌的案例,就是民進黨立委、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打了故立法院長梁肅戎一巴掌。老委員全面退職後,巴掌也沒少過;前總統陳水扁當立委的時候,因為一句「養榮民等於養豬」,被立委、前北農總經理韓國瑜,一巴掌打到住院;政黨輪替後,邱議瑩打李慶華耳光,管碧玲打洪秀柱耳光…。
三十年來,所有的國會衝突,只說明一件事:不論是藍打綠還是綠打藍,該通過議案,不論是法案或是預算,依舊通過,而且,打得愈兇,通過的愈「完整」甚至愈迅速,這個「定律」,不論藍綠誰執政皆然。
自台灣創造李登輝口中的「寧靜革命」,台灣民主稱傲華人世界,國會衝突則常相左右,成為「具有台灣特色的民主」─且歷三十年而不衰,國際媒體對準各國國會衝突的聚光燈下,台灣肯定位列最亮眼之領先群,早在一九九五年,立法院就以「證明立委鬥毆比戰爭更有政治效果」獲得當年的「搞笑諾貝爾和平獎」,而且自此而後,時不時,立法院就要登上國際媒體。
「具有台灣特色的民主」發展三十年後,位居廟堂的立委諸公,基本漸漸喪失議事能力,早年,打梁肅戎巴掌的張俊雄,站上議場發言台雄辯滔滔;挨打的陳水扁從弊案到國防政策,無一不能談。如今,幾乎想不起議場內打人與被打者,曾經提出過什麼國是高論?邱議營上周挨國民黨立委許淑華一耳光之後,網路九成叫好聲,除了看熱鬧,網民心境不外乎「恰北北也挨打」,誰記得邱議瑩有任何議事主張?想起來就是她跩門、打人。
這正常嗎?
你要軌道我塞奶粉與尿布 國民黨不是普通蠢
國會衝突已成具有「台灣特色的民主」之常態,但不可謂「正常」,所有打架通過的法案與預算案,若要計算其成本效益或正反作用,看看三十年台灣的發展即可,各地的蚊子館蚊子機場即可為各個預算案之一斑,包括建了又停、停了又建、建了再停的核四,連打幾架都無法免除其報廢的命運,核四照見扭曲的台灣民主之一面。
往者已矣,前人做不好,所以換後人,這就是民主;奇特的是,民主一旦沾上「台灣特色」,定律方向左右互換:後人一上台必然變前人;國民黨被罵怎麼爛,民進黨執政卻逃脫不了依樣畫葫蘆,陳水扁執政這麼畫,馬英九繼續畫,蔡英文執政還是照樣畫;好笑的是,民進黨怎麼被罵(肢體衝突),國民黨照學不誤,偏偏總是學不到位,打完架,被罵得比民進黨還慘。何以故?